[实用新型]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9546.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君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1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袋 输液针 连接环 意外针刺 针管 底板 插针装置 一端设置 连接柱 输液口 软塞 塞柱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内部设置 输液用具 穿刺 针刺伤 刺伤 限位 轴杆 丢弃 挤压 输液 暴露 感染 外部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包括输液袋、设置在输液袋底部的输液口以及设置在输液口一侧的插针装置,插针装置包括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插针管,插针管的内部设置有软塞,连接环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塞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和底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中轴杆,该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利用软塞对输液针进行挤压限位,同时插针管插入到塞柱内部的凹槽内对输液针进行固定,避免输液针暴露在外,容易被输液针刺伤以及造成污染的问题发生,利用连接环对输液针进行外部包裹,避免丢弃后的输液针造成刺伤以及穿刺感染的问题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对于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需要使用输液袋。
但现有的输液袋,拔针后护士没有回插地方,针尖暴露在外,容易被输液针刺伤,如果插入瓶口,使输液袋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拔针后护士没有回插地方,针尖暴露在外,容易被输液针刺伤以及输液袋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包括输液袋、设置在所述输液袋底部的输液口以及设置在所述输液口一侧的插针装置,所述插针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插针管,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连接柱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插针管的内部设置有软塞,所述软塞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进针道、限位道以及卡道。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插针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针道和所述限位道相通,所述限位道和所述卡道相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插孔,所述底板的一侧靠近所述插孔一侧安装有塞柱,所述塞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中轴杆,所述中轴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塞柱的内部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塞柱和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塞柱和所述卡道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利用软塞对输液针进行挤压限位,同时插针管插入到塞柱内部的凹槽内对输液针进行固定,避免输液针暴露在外,容易被输液针刺伤以及造成污染的问题发生。
2、该减少意外针刺伤输液袋,利用连接环对输液针进行外部包裹,避免丢弃后的输液针造成刺伤以及穿刺感染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环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塞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君,未经张俊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9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液双腔输液袋
- 下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