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电池框滑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8564.4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聂亮;罗勇;董晓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框 上壳体 滚轮 滑轨 电池表面 电动汽车 更换电池 电池 下壳体 推入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滚动摩擦 摩擦阻力 安装孔 电池架 磨损 摩擦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电池框滑轨,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穿过上壳体的滚轮,所述上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框的安装孔。通过在滑轨上设置滚轮,使得电池在推入电池框过程中,直接与滚轮接触,使得电池与电池框之间通过滚轮形成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电池在推入电池框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电池表面直接与电池架之间摩擦而对电池表面造成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电池框滑轨。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一个电池组通常由若干个单体电池组成,单体电池的重量可达80Kg。在更换电池时,需要将原先的旧电池从电池框中取出,并将新电池推入电池框中。但由于单体电池重量过高,在推动过程中,单体电池在推动过程中会与电池框产生非常大的摩擦阻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同时也避免不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电动汽车在更换新电池时,电池在推入电池框中会产生较大摩擦阻力,需要消耗较大人力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电池框滑轨,能够大大减小电池在推入电池框中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电池框滑轨,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穿过上壳体的滚轮,所述上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框的安装孔。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滑轨的主体结构。通过在滑轨上设置滚轮,使得电池在推入电池框过程中,直接与滚轮接触,使得电池与电池框之间通过滚轮形成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电池在推入电池框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电池表面直接与电池架之间摩擦而对电池表面造成磨损。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安装孔可使滑轨可通过螺栓方便的安装在电池框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使滚轮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通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滚轮的半圆形凹槽,设置在第一通槽两侧的半圆形凹槽与设置在第二通槽两侧的半圆形凹槽分别一一对应。通过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两侧设置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时。设置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上相对应的半圆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用于连接滚轮的完整的圆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包括圆柱体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半圆形凹槽相配合的圆形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一端呈斜坡状结构。斜坡状结构对电池在推入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卡合部和设置在下壳体上并且与卡合部相配合的卡勾。
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上壳体上安装孔一一对应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为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滑轨上设置滚轮,使得电池在推入电池框过程中,直接与滚轮接触,使得电池与电池框之间通过滚轮形成滚动摩擦,大大减少了电池在推入电池框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电池表面直接与电池架之间摩擦而对电池表面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壳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壳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8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