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精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6304.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0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佳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内胆 茶油 精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 驱动装置 进料管 转轴 方便操作 生产效率 竖直板 水暖层 中轴线 上端 包覆 底端 制热 油料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精炼装置,包括反应釜,在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包覆有水暖层,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一内胆,所述内胆的中轴线上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连接于驱动装置,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还设置有一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插入到所述内胆内侧从而能够将油料直接输入至所述内胆内,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内胆相对于所述反应釜旋转,在所述内胆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竖直板。本实用新型的茶油精炼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实现快速制热,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油精炼装置,属于茶油生产工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山茶油提炼于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果实中,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中国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上优于橄榄油,除了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性、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称茶皂素)。茶油原汁的高贵品质,又符合人们崇尚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当今食用油中的精品。茶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质期长,烟点高耐高温,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易于消化吸收。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油茶栽培面积曾达6000多万亩,主产区茶油产量占到食用油的一半以上。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少优良新品种、经营管理不善、初次投入较高,以及认识不足、缺乏政策扶持等原因,中国油茶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在茶油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较干的茶籽进行精炼工艺处理,精炼过程需要将反应釜加热,而加热的方式一般采用水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精炼装置加热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加热较快的茶油精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油精炼装置,包括反应釜,在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包覆有水暖层,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一内胆,所述内胆的中轴线上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连接于驱动装置,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还设置有一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插入到所述内胆内侧从而能够将油料直接输入至所述内胆内,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内胆相对于所述反应釜旋转,在所述内胆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竖直板,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也设置有导油孔,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导油孔位于距离所述反应釜的轴线相等半径的圆的路径上,所述导油孔连接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水暖层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水平设置,所述内胆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贴近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茶油精炼装置,通过驱动装置能够控制内胆正转、反转或者正反转交替转动,从而将内胆中的油料进行充分的晃动、搅拌,使油料能够达到快速制热的效果,加热时所述阀门始终关闭,当需要向外导出油料时,首先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内胆旋转至出油口与导油孔重叠位置,然后开启阀门即可实现向外导油。本实用新型的茶油精炼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实现快速制热,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佳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佳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6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