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5747.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从珍;王瑞;曹海盛;曾磊磊;袁超;周福升;何子兰;张福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室 老化 循环管路 加热器 平台试验 气体温控 循环气泵 隔离管 取样管 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 气相色谱仪 氮气罐 隔离阀 取样阀 不同条件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包括氮气罐、循环气泵、气体温控加热器、气相色谱仪、样品室、循环管路、隔离管、减压阀、隔离阀、取样管、以及取样阀;所述气体温控加热器与循环气泵、样品室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气泵与样品室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所述氮气罐通过隔离管接入循环管路,所述隔离管上设有隔离阀和减压阀;所述气相色谱仪通过取样管与样品室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有取样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能频繁变动样品室中的温度,使材料更快速的老化,节省老化时间;并且还能根据材料所需温度的不同选择,对气体温控加热器调控温度,从而满足不同条件下的老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老化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对绝缘材料性能的要求,使得复合绝缘材料成为电气设备绝缘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气、机械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使得材料内部积聚一定的热量导致材料的热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绝缘材料的热老化作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其丧失正常的机械或者电气负荷承载能力,造成电缆、绝缘子绝缘老化击穿以及绝缘子掉串等恶性事故。
热老化指的是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分子活跃度增加,发生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的劣化,同时在高温条件下材料会损失其水分造成表面干裂,影响其绝缘性能。
复合绝缘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微小孔洞及气泡和杂质,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会产生内部应力,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随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化共同作用,就会使得材料的绝缘性能完全失效,进而使得材料击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针对绝缘材料热老化所需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用于加速热老化,减少老化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频变热老化平台试验装置,包括氮气罐、循环气泵、气体温控加热器、气相色谱仪、样品室、循环管路、隔离管、减压阀、隔离阀、取样管以及取样阀;所述循环气泵、气体温控加热器以及样品室三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沿气流方向构成所述的循环管路;所述氮气罐通过隔离管接入循环气泵和样品室之间的循环管路上,所述隔离管上设有隔离阀和减压阀;所述气相色谱仪通过取样管与样品室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有取样阀;所述循环气泵用于控制循环管路内的气体流量;所述气体温控加热器用于控制循环管路内的载气温度;所述气相色谱仪用于检测老化气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路采用特氟龙管,在与气体温控加热器的气体出口处连接时还套上保温管,并用AB胶密封;所述气体温控加热器的进气口采用快速接头与特氟龙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路内的载气气体由氮气罐提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温控加热器配套有气体温度检测仪和温度调节器,温度调控范围为室温~200℃,温度波动为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气泵采用抽气打气两用泵,并且配套流量调速器,所述流量调速器的耐温范围为0~100℃,流量控制范围为0~20L/min。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温控加热器与样品室之间的循环管路的距离小于等于40c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样品室是密封的,设置三个接口用于连接循环气泵、气体温控加热器和取样阀,且三个接口连接处均用AB胶密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阀与取样阀的耐压范围均大于1.2Mpa,其耐温范围都大于100℃;所述减压阀的耐压大于1.5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5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磨试验机
- 下一篇:管道内蜡沉积效果的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