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电池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0654.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现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拓力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刘东 |
地址: | 646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腔 支撑板 内壁 新型蓄电池 蓄电池外壳 固定组件 夹紧组件 散热组件 出风口 分隔板 进风口 排气扇 壳体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固定蓄电池 左右两侧 通风孔 通风腔 散热 放电 贯穿 漏液 下层 充电 上层 体内 火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电池外壳,属于蓄电池外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蓄电池外壳大都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容易导致蓄电池在充电放电的时候由于热量过大发生漏液,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分隔板和用于固定蓄电池的夹紧组件,支撑板上沿支撑板的厚度方向设有若干贯穿的通风孔,支撑板把壳体分为上层的放置腔和下层的通风腔;分隔板把放置腔分为左边的第一放置腔和右边的第二放置腔,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的内壁上;散热组件包排气扇,放置腔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贯穿内壁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排气扇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外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蓄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蓄电池因为可以循环利用,更加的环保,而蓄电池的外部需要用蓄电池外壳保护。
蓄电池外壳使蓄电池的内部的稳定性提高,但同时会导致蓄电池的散热效果变差,而现有的蓄电池外壳大都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容易导致蓄电池在充电放电的时候由于热量过大发生漏液,甚至发生火灾。并且现有的蓄电池外壳大都只能固定同一种规格的蓄电池,对使用来说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蓄电池外壳大都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容易导致蓄电池在充电放电的时候由于热量过大发生漏液,甚至发生火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分隔板和用于固定蓄电池的夹紧组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之间,所述支撑板上沿支撑板的厚度方向设有若干贯穿的通风孔,所述支撑板把壳体分为上层的放置腔和下层的通风腔;放置腔的前后两侧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分隔板的卡槽,所述分隔板通过卡槽与放置腔活动连接;
所述分隔板把放置腔分为左边的第一放置腔和右边的第二放置腔,所述夹紧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的内壁上;
所述散热组件包排气扇,所述放置腔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贯穿内壁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通风腔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贯穿内壁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排气扇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内。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当蓄电池的规格较小时,把蓄电池放置在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内,用夹紧组件固定,蓄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使得蓄电池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通过支撑板上的通风孔流到通风腔内,然后启动排气扇的电源,排气扇工作,排气扇把壳体下部的通风腔内的热空气排出,由于排气扇会源源不断的把通风腔内的空气排出,则使得支撑板上部的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内的空气会源源不断的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流进,然后经过支撑板上的通风口流向通风腔,然后在经过排气扇流出壳体外,使得壳体内的温度高的空气都被排出壳体外,使得蓄电池周围的空气一直都处于加速流动更换状态,使得蓄电池工作产生的温度被流动的空气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保证蓄电池正常工作。
同时,分隔板是通过壳体内壁的卡槽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当蓄电池的规格大于第一放置腔或第二放置腔的体积时,可以把分隔板从卡槽上抽出,这样增大了放置蓄电池的放置腔,可以满足更大规格的蓄电池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了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拓力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泸州拓力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0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焊式锂能储控源集成盒体
- 下一篇: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