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内燃机进气歧管端面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0478.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航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刘东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歧管 支撑架 夹紧装置 放置台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内燃机 横板 夹紧 竖板 端面加工 方向转动 加工装置 左右移动 工作台 夹具夹 竖直 支管 加工 主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内燃机进气歧管端面的夹具,属于进气歧管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进气歧管的端面加工时夹具夹持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放置台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竖板和设置在竖板上段的横板,所述横板设置有用于夹紧进气歧管支管的第一夹紧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架能在放置台上端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用于夹紧进气歧管主管的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的工作台能在竖直方向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歧管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内燃机进气歧管端面的夹具。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位于节气门与引擎进气门之间,之所以称之为歧管,是因为空气进入节气门后,经过歧管缓冲统后,空气流道就在此“分歧”了,对应引擎汽缸的数量,如四缸引擎就有四道,五缸引擎则有五道,将空气分别导入各汽缸中,未分歧之前的管道称为主管,分歧后的管道称为支管,在进气歧管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通过一体成型铸造的方式制得主体,然后还需要对支管的端面加工,例如焊接法兰将支管进行相对固定,在支管法兰打孔等,进气歧管的主管与支管一般开口方向相互垂直,现有的进气歧管夹持技术中通常是将进气歧管平放在工作台上,但是对进气歧管的夹持不稳定,进气歧管的支管开口与水平面垂直或呈一定角度,导致在加工进气歧管的支管端面加需要刀具与水平面平行,导致加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进气歧管的端面加工时夹具夹持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内燃机进气歧管端面的夹具,其目的在于,夹紧进气歧管后,使进气歧管的支管开口竖向朝上,保证夹紧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对进气歧管支管的端面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内燃机进气歧管端面的夹具,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放置台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竖板和设置在竖板上段的横板,所述横板设置有用于夹紧进气歧管支管的第一夹紧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架能在放置台上端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用于夹紧进气歧管主管的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的工作台能在竖直方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楔铁,固定螺栓和凸块;所述横板远离竖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为背离竖板的方向,所述凹槽靠近竖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每一凹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楔铁,所述楔铁的倾斜面相向设置,所述楔铁开设有与凹槽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楔铁设置有贯穿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固定螺栓,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凸块与左右两侧的楔铁相互配合,实现对支管的夹紧,受力点形成三角形,使夹持稳定,避免支管在凹槽内晃动。
优选的,所述楔铁设置有移动把手,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方便对楔铁进行施力,使楔铁沿着第二滑槽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齿板、主动轮、转轴和夹持单元;所述工作台设置在第二支撑架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中段,所述工作台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的第一齿板,每一第一齿板均啮合有主动轮,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转轴,所有主动轮均套设置在转轴上,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螺纹杆、压紧板和第一固定螺母,所述工作台开设有用于螺纹杆移动的滑移槽,所述压紧板套设在螺纹杆的上段,压紧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工作台能在竖直方向转动,满足对不同主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进行紧密贴合,同时通过夹持单元对主管法兰进行夹紧,压紧板紧贴法兰上表面,夹持单元环形设置,推板对法兰侧壁进行夹紧。
优选的,所述压紧板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使压紧板与主管的接触为柔性接触,避免压紧板对主管进行夹紧时损坏主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航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航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0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轮中心孔精加工压紧工装
- 下一篇:水轮机导叶臂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