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用安全冒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8877.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敏;周宁;项铮宇;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沈春红 |
地址: | 3151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冒口 过渡连接部 安全冒口 铸造 铸件型腔 高度比 散热 紧实 铁液 推送 压实 凝固 | ||
本实用公开一种铸造用安全冒口,该冒口包括与铸件型腔直接连接的第一冒口部,位于第一冒口部上方的第二冒口部,所述的第一冒口部和第二冒口部通过过渡连接部实现连接;所述的过渡连接部自第二冒口部至第一冒口部逐渐缩减,且所述的第一冒口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冒口部的高度比为:1:2~5:14.5‑24。具有能够很容易紧实型砂,不需要人工推送压实、且散热快不会导致铁液长时间不凝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系统中使用的冒口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铸造用安全冒口。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随着现在铸件尺寸和厚度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复杂化,如果单纯的直接将金属液体通过浇注系统浇注到铸件的型腔内,由于铁液中的空气或者各个部位冷却程度的不同,必然会出现铸件缺陷,特别是出现缩孔、缩松等现象,导致铸件缺陷;因此在浇注系统中引入了冒口,冒口是指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功能在铸型中,冒口的型腔是存贮液态金属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有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而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缩。冒口的设计功能不同,其形式、大小和开设位置均不相同。用于厚度在200mm铸件的浇注系统中的冒口,其结构包括与铸件的型腔直接接触的第一冒口部,设置于第一冒口部上方的第二冒口部,一般第一冒口部为等径的圆筒状,第二冒口部为非常短的圆台状,并自与第一冒口连接端自型腔端逐渐的缩小,这种短圆台导致其外侧边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很小,可能仅仅在15-30度之间,在型砂制作过程这种小角度内的砂子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也很难紧实,需要工人手工推送压实,费时费力;此外,传统的圆台状第二冒口部非常短,导致此处的散热条件很差,铁液在此处长时间不能凝固,导致铸件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容易紧实型砂,不需要人工推送压实、且散热快不会导致铁液长时间不凝固的铸造用安全冒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铸造用安全冒口,该冒口包括与铸件型腔直接连接的第一冒口部,位于第一冒口部上方的第二冒口部,所述的第一冒口部和第二冒口部通过过渡连接部实现连接;所述的过渡连接部自第二冒口部至第一冒口部逐渐缩减,且所述的第一冒口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冒口部的高度比为:1:2~5:14.5-24。
上述的第一冒口部和第二冒口部通过过渡连接部相互连通,以实现对铸件型腔内的铁液及时的补充。
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过渡连接部延长了其长度,而第一冒口部的高度没有发生变化,此时延长了的过渡连接部其外侧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大,型砂在砂箱造型时候就可以直接进入到过渡连接部的周边,将过渡连接部包围紧实,不需要人工推进紧实;此外,过渡连接部的延长,可以实现此处以及第一冒口部周边的及时散热,使得铁液能够及时的进行凝固,保证铸件的浇注质量,不容易发生铸造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冒口部自自由端至与过渡连接部的连接端逐渐缩减;采用该结构可以在冒口搭建完成后起模的过程更容易起模。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二冒口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冒口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冒口部的高度比为:1:2:14.5。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冒口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冒口部的高度比为:1:3.5:15.5。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冒口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冒口部的高度比为:1:5:19。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冒口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冒口部的高度比为:1:5:24。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冒口部为长方体型,且长方体型的长度方向所在的面与过渡连接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8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保温的牢固型铸钢发热冒口
- 下一篇:注塑机用头板铸件的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