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诱导下深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8335.4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旻辉;倪玮;杨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4;C12M1/00;A01G31/02;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舱 培养箱 底板 观测装置 深海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观测系统 人工诱导 软管连接 锂电池 生态系统 夹具 后盖 独立供电 控制功能 六角铜柱 螺钉固定 内部安装 人工控制 保持架 出水口 单向阀 电磁阀 后支座 可回收 前支座 闪光灯 中支座 底端 端盖 前盖 照相机 诱导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工诱导下深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装置,包括机架、底板、培养箱、电池舱、观测系统、可燃冰舱和缓流泵,培养箱的底部依次通过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固定于底板上,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底端;通过电池舱夹具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池舱内部安装有锂电池和电路板,锂电池和电路板分别通过电池舱端盖上的保持架和六角铜柱固定;观测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和培养箱的后盖上的深海闪光灯和照相机;可燃冰舱和缓流泵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可燃冰舱的另一端通过水下电磁阀与培养箱的前盖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具有独立供电控制功能,实现了人工控制、诱导、记录及样品可回收的长期培养观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原位生物诱导培养与深海生物观测方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诱导下深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对于深海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脚步,深海生命的探索一直被认为是了解生命起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被称之为深海绿洲的深海热液口、冷泉口等利用海底的化学物质进行化能合成从而产生所需的能量生命过程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由于深海观测取样的难度很大,目前对于深海生物群落的研究还处在现存状态的观测和取样,因此所得数据和样品基本上是发展成熟或衰亡过程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深海热液口、冷泉口形成初期的样品和数据。因此,科学家迫切需要一种深海原位人工诱导装置,该装置能将甲烷、硫化氢等能量物质带入深海,进行缓慢释放,营造深海热液口、冷泉口初期形成的环境进行生物原位培养,记录数据和图像资料,并获得生物样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诱导下深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搭载其他潜器、实现人工控制、诱导、记录及样品可回收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诱导下深海生态系统长期观测装置,包括机架、底板、培养箱、电池舱、观测系统、可燃冰舱和缓流泵,所述培养箱的底部依次通过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底端;通过电池舱夹具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电池舱内部安装有锂电池和电路板,所述锂电池和电路板分别通过电池舱端盖上的保持架和六角铜柱固定;所述观测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和所述培养箱的后盖上的深海闪光灯和照相机;所述可燃冰舱和缓流泵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可燃冰舱的另一端通过水下电磁阀与所述培养箱的前盖软管连接;所述深海闪光灯、照相机、缓流泵和水下电磁阀均与电池舱之间通过水密缆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主体为透明PC管,由前盖和后盖密封两端,并具有与套设在所述培养箱外部的闭门环开口大小一致的矩形开口,所述闭门环可绕所述培养箱的外侧圆柱面转动。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主体上位于所述矩形开口对面开有圆形通孔和方形槽,圆形通孔正下方为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环形座,磁铁销穿入所述环形座圆孔和闭门环圆孔中并与方形槽内的条形磁铁吸合。
优选的,所述磁铁销由尼龙磁销壳、尼龙磁销盖和圆形磁铁组成,所述尼龙磁销盖开φ4通孔,由软绳穿入通孔打结固定,软绳的另一端系在抛弃式重块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座内部为两阶梯孔,小孔直径与所述磁铁销直径为间隙配合,大孔直径大于所述磁铁销上下两圆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优选的,所述闭门环外侧圆柱面开有两道浅槽,两个所述浅槽附近各有一个用于固定拉绳的拉绳螺钉,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固定于所述前支座和中支座上的弹簧架板。
优选的,所述观测装置搭载在深海着陆器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8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通量、快速鉴定细菌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压缩空气收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