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柑普茶多边形捆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8230.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会区十月果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柑皮 顶盖 开口内腔 普洱茶叶 捆绑结构 捆绑绳 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 连接部位 连接结构 茶产品 花瓣状 开口处 上端 填充 封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柑普茶多边形捆绑结构,包括柑皮和普洱茶叶,所述柑皮开设有开口内腔,所述普洱茶叶填充在所述开口内腔中,所述开口内腔的开口处连接有柑皮顶盖,所述柑皮顶盖上端连接有由捆绑绳形成的多边形,所述多边形设有不少于三个连接在柑皮上的花瓣状延伸部,相邻所述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连接在柑皮顶盖上。通过捆绑绳在柑普茶产品上形成连接了柑皮和柑皮顶盖的多边形,连接结构牢固,对普洱茶叶封存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柑普茶存储领域,特别是一种柑普茶多边形捆绑结构。
背景技术
柑普茶,是采用了广东新会大红柑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作的一种茶,新会陈皮和云南普洱的完美结合,越陈越香。陈皮和普洱均为养生保健佳品,所以制作柑普茶的工艺也是种类繁多。目前制作柑普茶的工艺是在将大红柑挖空,将普洱茶叶填充在其内腔之中,然后采用纸制品将内腔开口封住,以此作为对普洱茶叶的封存,此做法存在弊端,第一、纸制品容易脱落,储存效果差,第二、这种储存方法使普洱茶叶储存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不利于茶叶的烘干与陈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储存、结构牢固的一种柑普茶多边形捆绑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柑普茶多边形捆绑结构,包括柑皮和普洱茶叶,所述柑皮开设有开口内腔,所述普洱茶叶填充在所述开口内腔中,所述开口内腔的开口处连接有柑皮顶盖,所述柑皮顶盖上端连接有由捆绑绳形成的多边形,所述多边形设有不少于三个连接在柑皮上的花瓣状延伸部,相邻所述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连接在柑皮顶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边形呈七角星形,七个所述延伸部的尖角顶点连接在柑皮上,七个相邻延伸部之间的夹角顶点连接在柑皮顶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柑皮顶盖是所述柑皮上端裁剪出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内腔的开口直径比柑皮顶盖的直径大2-6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柑皮与所述柑皮顶盖的重量比为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捆绑绳在柑普茶产品上形成连接了柑皮和柑皮顶盖的多边形,连接结构牢固,对普洱茶叶封存效果良好。
柑皮顶盖是完整柑皮裁剪的一部分,绿色健康,柑皮顶盖与开口设计有轻微间隙,利于茶叶的烘干与陈化。柑皮和柑皮顶盖重量比例符合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柑皮;2-柑皮顶盖;3-多边形;10-开口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柑普茶多边形捆绑结构,包括柑皮1和普洱茶叶,柑皮1开设有开口内腔10,普洱茶叶填充在开口内腔10中,开口内腔10的开口处连接有柑皮顶盖2,柑皮顶盖2上端连接有由捆绑绳形成的多边形3,多边形3设有不少于三个连接在柑皮1上的花瓣状延伸部,相邻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连接在柑皮顶盖2上。
此外,多边形4呈七角星形,七个延伸部的尖角顶点连接在柑皮1上,七个相邻延伸部之间的夹角顶点连接在柑皮顶盖2上。
以七角星形为多边形的工作原理:以缝纫针带动捆绑绳,使捆绑绳在柑皮1和柑皮顶盖2之间交替串连,最终形成一个七角星形连接了柑皮1和柑皮顶盖2,七角星形的7个锐角顶点连接在柑皮1上,七角星形的七个优角顶点连接在柑皮顶盖2上,此设计整体连接结构牢固,外观精美。
此外,柑皮顶盖2是柑皮1上端裁剪出的一部分,不浪费有用柑皮,绿色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会区十月果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会区十月果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8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茶发酵室
- 下一篇:一种柑普茶高密度捆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