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良品自动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7581.8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郑东一;金尚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众山电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毛碧娟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循环检测 电池不良品 循环履带 不良品 收集箱 自动排出装置 颜色识别器 排出装置 滚轴 排出 送进 本实用新型 集中回收 排除装置 一端设置 上端 斜坡 贴上 下端 电池 运送 分类 爆炸 便利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良品自动排出装置,包括送进履带、循环检测装置和排出装置,送进履带设置于循环检测装置的上方,循环检测装置包括循环履带、滚轴和颜色识别器,循环履带上端设置有若干个颜色识别器,循环履带下端设置有4个滚轴,排出装置设置于循环检测装置下方的两侧,排除装置包括若干个排出履带和若干个用于集中回收不良品的收集箱,排出履带的一端设置于收集箱中,相比现有技术,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电池不良品贴上不同的颜色,通过对不同颜色的识别,来对电池不良品进行分类,操作方便简单,为后续的分析汇总提供了便利,通过不同履带形成斜坡,使电池不良品平稳至收集箱,防止在运送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良品自动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不良品是指生产制造中不符合相关品质要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在后期检测中发现不良品,需要将不良品筛检出;电池属于易燃易爆品,不能直接坠落,现有的电池不良品排出装置,直接将电池不良品坠落至收集箱内,将电池不良品统一存放,容易燃烧,并引发爆炸,由于同一存放,没有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电池不良品进行分类,导致后期分析汇总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不良品自动排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不良品自动排出装置,包括送进履带、循环检测装置和排出装置,送进履带设置于循环检测装置的上方,循环检测装置包括循环履带、滚轴和颜色识别器,循环履带上端设置有若干个颜色识别器(颜色识别器为高性能BZJ-211色标传感器颜色识别器颜色传感器),循环履带下端设置有4个滚轴,排出装置设置于循环检测装置下方的两侧,排除装置包括若干个排出履带和若干个用于集中回收不良品的收集箱,排出履带的一端设置于收集箱中。
优选地,前述循环履带包括第一直段、第二直段和分别连接第一直段、第二直段的第一弯段和第二弯段,滚轴设置于第一直段、第二直段的两端,送进履带的最低端与第一弯段的顶部紧密接触,环形的循环履带和位于第一弯段的顶部的送进履带节省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优选地,前述循环履带通过铰链活动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板,活动板可以转动。
更优选地,前述颜色识别器的个数为4-6个,根据造成不良品的原因的个数来确定颜色识别器的个数。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排出履带设置于活动板下方,且活动板转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排出履带接触,许多产品不能剧烈碰撞,其不良品同样不能剧烈碰撞,活动板形成斜面将不良品排出,减少碰撞。
具体地,前述活动板、收集箱和排出履带的个数相同,均与颜色识别器的个数相对应,为不良品分类。
再优选地,前述颜色识别器上均设置有用来控制活动板开关的活动板控制器,检测出不良品的同时,在不良品的上表面贴上不同的颜色,颜色识别器对不同颜色进行识别,控制活动板的开关,将不同原因造成的不良品分类放置不同的收集箱内,方便后面对不良品的分析和汇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电池不良品贴上不同的颜色,通过对不同颜色的识别,来对电池不良品进行分类,操作方便简单,为后续的分析汇总提供了便利,通过不同履带形成斜坡,使电池不良品平稳至收集箱,防止在运送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送进履带,21、循环履带,22、滚轴,23、颜色识别器,211、活动板,31、排出履带,32、收集箱、4、活动板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众山电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众山电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7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