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6121.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1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张珉瑞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排水盲沟 排水砂井 排水通道 淤背区 排水结构 背体 固堤 固结 竖直 围堤 水平方向设置 孔隙水压力 方向设置 排水能力 土体固结 有效应力 土体 消散 渗入 承接 | ||
1.一种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包括围堤、大堤、围堤与大堤之间的淤背区和设置在淤背区内的排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包括位于淤背区底部的、水平方向设置的多个排水盲沟,以及在淤背区内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排水砂井,所述排水盲沟用于承接由排水砂井流入或渗入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沟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穿孔管、卵石层、无纺布层和粗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沟包括主排水盲沟和次排水盲沟,所述主排水盲沟垂直于河流或湖泊堤线设置,所述次排水盲沟与主排水盲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水盲沟内设有主穿孔管,次排水盲沟内设有次穿孔管,所述次穿孔管与主穿孔管连通或次穿孔管的排水口位于主穿孔管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水盲沟和次排水盲沟呈网状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砂井位于主排水盲沟与次排水盲沟交汇处的上方,且所述排水砂井的底部位于粗砂层,淤背区内的水通过排水砂井导入所述粗砂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排水盲沟与主排水盲沟的顶高程一致,所述次排水盲沟的底高程高于主排水盲沟的底高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设有多层,相邻两层排水通道之间的距离为3-6m。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砂井在淤背区内正方形布置或梅花形布置,且相邻两个排水砂井之间的间隔为1m-1.5m。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快放淤固堤工程淤背体固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穿孔管和次穿孔管上,每一断面沿其圆周长分布有6-10个孔,穿孔孔径为10-30mm,穿孔断面间间距为80-1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6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