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75678.5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粮;刘金彬;杨保现;周卓瑞;李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郝学江 | 
| 地址: | 1013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源热泵 缓冲水箱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进水口 排污口 水泵 空气源热泵系统 系统综合性能 延长使用寿命 进水口连接 出水循环 工作负荷 管道连接 减少系统 降低系统 质量故障 出水管 加热棒 进水管 排气阀 循环水 排出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底部设有排污口,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棒;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循环管道连接,出水口依次通过水泵、出水管与空气源热泵的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设置缓冲水箱,能够大大减少空气源热泵的开启频率,降低系统工作负荷,提高系统综合性能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在缓冲水箱底部设置排污口,能够将循环水中的杂质及时排出,保护水泵,减少系统水质量故障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清洁取暖和雾霾治理的推进,空气源热泵采暖行业快速发展。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是热泵的一种形式,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热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的目的。
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时,每消耗一份电能的同时可以吸收室外空气两份的热量,从而向室内提供三份热量。由于此类系统容量较小,热惯性低,导致热泵开启后温度等参数快速升高而停机,停机后温度等参数又快速下降,导致重新开机,如此频繁启停,影响了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的综合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运行过程频繁启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棒;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出水口依次通过水泵、出水管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壳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胆、保温层和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内胆为搪瓷材料制成的内胆,所述壳体的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所述壳体的外壳为钢板制成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空气源热泵开始工作后,缓冲水箱内的水参与系统水循环,温度不断上升,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空气源热泵系统停止工作,这时,缓冲水箱内存储的高温热水会继续循环给用户末端供暖,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到用户房间,保证房间内的供暖需求,直至缓冲水箱内的水温降低到设定温度时,空气源热泵系统继续开始工作,如此周而复始。由于水箱内的储水容量很大,这些水参与到空气源热泵的水循环系统中,会大大延缓系统水温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从而大大减少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启停次数。
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水从缓冲水箱的上部进水口进入,从下部出水口排出,水中的气体会积存在缓冲水箱的上部,并能够通过顶部排气阀排出,系统循环水中的水垢和杂质会在缓冲水箱底部聚集,并能够通过底部排污口排出。当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加热能力不足时,可以启动缓冲水箱内的加热棒,对系统循环水进行辅助加热,满足供暖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设置缓冲水箱,能够大大减少空气源热泵的开启频率,降低系统工作负荷,提高系统综合性能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在缓冲水箱底部设置排污口,能够将循环水中的杂质及时排出,保护水泵,减少系统水质量故障报警。另外,当空气源热泵机组进入除霜模式时,缓冲水箱内的水可以继续满足用户末端的供暖需求,降低机组除霜对室内供暖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5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