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收发切换电路、通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73378.3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邓诗峰;许锐生;柏龙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射频收发 电路 阳极 射频信号发射电路 阴极 射频切换电路 射频信号接收 通信装置 耦接 天线 外接控制信号 接收灵敏度 电路耦接 阴极接地 线性度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收发切换电路、通信装置,该射频收发切换电路包括射频信号发射电路、天线、射频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射频切换电路;射频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射频信号发射电路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耦接;天线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射频信号接收电路耦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用于与外接控制信号耦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本申请能够改善射频收发切换电路的线性度及接收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收发切换电路、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多载波收发切换开关通常采用芯片级开关切换,有多种方式来提升此类开关的线性度。一般通过两个或多个电压控制开关芯片的开启关断,从而实现单刀双掷、多刀多掷功能。单载波采用PIN二极管作为射频开关产品应用时,非线性主要表现为谐波,需要在天线口与开关之间增加低通滤波器,接收和发射共用一个低通滤波器,从而滤除谐波成分。
但是,能够满足线性度要求的集成开关价格昂贵,且控制信号较PIN二极管开关更复杂,芯片级别的开关功率承受容量有限。多载波时,PIN二极管开关的线性度不能满足要求,且单载波时需要在在天线口与开关之间增加低通滤波器,此低通滤波器会带来额外的前端损耗,影响接收灵敏度。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射频收发切换电路、通信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收发切换电路、通信装置,能够改善射频收发切换电路的线性度及接收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射频收发切换电路,包括:射频信号发射电路、天线、射频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射频切换电路;所述射频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射频信号发射电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耦接;所述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射频信号接收电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用于与外接控制信号耦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其中,所有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有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导通极性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的级数包括多级,上一级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下一级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耦接,第一级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用于与外接控制信号耦接,最后一级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的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切换电路还包括一个第一隔直电容,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射频信号发射电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耦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收发切换电路还包括数量与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级数相同的第一隔直电容;每一所述第一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射频信号发射电路耦接,另一端与对应级数的所述射频切换电路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耦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直电容,所述第二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耦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耦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三隔直电容,所述第三隔直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耦接,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耦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收发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扼流电感,所述第一扼流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耦接,所述第一扼流电感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接控制信号耦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收发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二扼流电感,所述第二扼流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信号接收电路耦接,所述第二扼流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3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