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0510.5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毅强;李孙力;邓颖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8 | 分类号: | E02F9/2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斗齿 销块 装载机 定位段 本实用新型 推进端面 装卸工具 击打 销柱 工具技术领域 安装效率 配件安装 相对设置 弹性件 连接销 抵接 装卸 把手 侧面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涉及装载机配件安装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设有定位段的装销块,所述装销块的一端为上击打端面,另一端为与斗齿销抵接的推进端面,所述定位段延伸至所述推进端面;在所述装销块的侧面于所述定位段和所述上击打端面之间分别连接有把手和卸销柱,所述装销块上还设置有侧击打端面,所述侧击打端面与所述卸销柱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具有弹性件的斗齿销的斗齿装卸过程中,存在的连接销安装位置不准确以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配件安装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
背景技术
装载机斗齿是安装在装载机铲斗前端,用于保护铲斗的配件,斗齿的高度通常大于铲斗底板的厚度。在装载机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装物料,或者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挖掘作业的过程中,斗齿会先于铲斗底板与物料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铲斗底板于物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大部分的磨损将主要集中在斗齿组件表面,从而降低了铲斗底板的磨损速率,提高了铲斗的寿命。现有的一种斗齿是由齿套、齿座和斗齿销连接形成的,齿座前端有突出部分,可以容纳于齿套的腔体中,通过斗齿销使齿套和齿座结合在一起不脱离;当斗齿组件长时间磨损,齿套的厚度将逐渐减小,甚至被磨穿,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要求时,只需通过拆除斗齿销,来更换齿套。如此,一方面能降低装载机铲斗的损耗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装载机的维护便利性。进行常规更换齿套作业时,需要首先对斗齿销进行拆卸,更换新齿套后再安装斗齿销将齿套进行固定。现有的一种斗齿销(授权公告号为CN206784483 U,公告日为2017年12月22日),该销体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装有弹性体和闩块,闩块在弹性体的弹性作用下从销体侧面凸出,配套的齿座和齿套设置有销孔,齿套设置有能容置闩块的凹坑,将斗齿销插入销孔,闩块嵌入凹坑时,斗齿销插装到位,即可牢靠锁定齿座与齿套。在装卸上述结构的斗齿时,安装人员一般会选用一根直径小于斗齿销宽度的钢筋或螺栓,用钢筋或螺栓的一端抵住斗齿销的上端面,并用锤子敲击钢筋或螺栓的另一端面,直至将斗齿销冲进或冲出。使用这种方式装卸通过上述结构的斗齿销连接的斗齿,存在以下不足:1、斗齿销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锤击的力度过大而导致斗齿销定位不准确;2、斗齿销安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判断斗齿销的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效率低;3、安装人员锤击钢筋或螺栓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导致安装人员手部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这种工具可以解决具有弹性件的斗齿销的斗齿装卸过程中,存在的连接销安装位置不准确以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包括设有定位段的装销块,所述装销块的一端为上击打端面,另一端为与斗齿销抵接的推进端面,所述定位段延伸至所述推进端面;在所述装销块的侧面于所述定位段和所述上击打端面之间分别连接有把手和卸销柱,所述装销块上还设置有侧击打端面,所述侧击打端面与所述卸销柱相对设置。
上述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定位段为朝所述推进端面缩小的锥台,所述锥台小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斗齿销端面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卸销柱的长度大于安装所述斗齿销的齿座内腔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直杆,所述把手和所述卸销柱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长度大于所述卸销柱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末端设置防滑握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卸销柱和所述装销块一体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装销块设置定位段和卸销柱,能够准确定位,大幅度提升装卸效率;且本斗齿装卸工具设有把手,使用过程中避免手部被锤击的危险,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载机斗齿装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0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