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电池连接片及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8736.1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亮;潘启明;陈涛;杨鹏;许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王玮 |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段 折弯段 短路连接 二次电池 极耳 连接片 极柱 本实用新型 电池内部 熔断保护 大电流 热失控 熔断 安全隐患 分开设置 有效连接 电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连接片,包括极柱连接段、极耳连接段、外短路连接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过流熔断保护部;所述极柱连接段与所述外短路连接段相邻、分开设置,连于所述极耳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折弯段设于所述极柱连接段与极耳连接段之间,所述第二折弯段设于所述外短路连接段与极耳连接段之间,所述过流熔断保护部设于所述第一折弯段或第二折弯段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连接片,既能保证电池在大电流的情况下,有效熔断,避免电池内部大电流,引起温度升高等安全隐患;又能在电池内部持续升温,即将发生热失控之前,有效连接外短路连接装置,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连接片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随着新能源产品的普及,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解决电池的过充电测试、外短路测试以及热失控测试等安全难题迫在眉睫,给电池的设计制造了许多困难。
电池的过充电保护、外短路保护设计对于电池的应用尤为重要,且常常应用到极耳连接片的过流熔断保护设计;然而另外一项安全性能测试,即热失控测试,所用到的安全设计却是以外短路设计为主。外短路保护设计与外短路连接设计之间存在难以兼容的问题,如何在实现以过流熔断保护为主的外短路保护及过充电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兼顾外短路连接的设计,成为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连接片,既能保证电池在大电流的情况下,有效熔断,避免电池内部大电流,引起温度升高等安全隐患;又能在电池内部持续升温,即将发生热失控之前,有效连接外短路连接装置,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由该连接片制备的二次电池,可同时兼容过流熔断保护和外短路连接设计功能,提高了二次电池整体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次电池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所述连接片本体包括极柱连接段、极耳连接段、外短路连接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和过流熔断保护部;所述极柱连接段与所述外短路连接段相邻、分开设置,连于所述极耳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折弯段设于所述极柱连接段与极耳连接段之间,所述第二折弯段设于所述外短路连接段与极耳连接段之间,所述过流熔断保护部设于所述第一折弯段或第二折弯段上。
所述连接片本体用于所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的导电连接,所述极柱连接段用于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导电,所述极耳连接段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导电,所述外短路连接段用于与所述外短路连接装置相连接,当电池内部持续升温,即将发生热失控之前,有效触发外短路连接装置,降低热失控带来的危害;所述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用于适应所述连接片本体整体与所述二次电池顶盖和电芯的安装,所述过流熔断保护部用于电池在大电流的情况下,有效熔断,避免电池内部大电流,引起温度升高等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熔断保护部为保险孔、保险腔、易熔条或易熔片结构。当电池短路时,整个电路瞬间产生很大的电流,由于保险孔、保险腔区域过流面积小、电阻大,所以首先发生高温熔断,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当电池短路时,整个电路瞬间产生很大的电流,易熔条、易熔片区域首先发生高温熔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不直接连接,可保证所述过流熔断保护部高温熔断后,保护电路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优化结构,所述极耳连接段的端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本体由铝片或者铜片一体成型,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8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