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临时隔离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7999.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07 | 分类号: | E21F17/10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15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装置 气囊 隔离 本实用新型 侧部支撑杆 封堵机构 隔离机构 弧形套管 加压装置 固定环 伸缩网 隧道 套管 气管 弧形金属 拉伸形成 隧道施工 依次相连 封堵体 隔离面 管连接 金属管 套接 外扩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临时隔离封堵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气囊的隔离封堵装置、气管和加压装置,隔离封堵装置经由气管与加压装置相连,隔离封堵装置包括两端的隔离机构和中间的封堵机构,隔离机构由若干相互套接的弧形套管、弧形金属管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伸缩网固定在弧形套管的端部固定环上;封堵机构由若干相互平行的侧部支撑杆构成,侧部支撑杆由若干段间隔的侧部套管和侧部金属管依次相连而成,气囊固定于侧部套管的侧部固定环上;伸缩网外扩形成隔离面,气囊向两端拉伸形成圆柱形封堵体;实现对于隧道的气囊和人员全方位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临时隔离封堵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现有技术主要是利用气囊展开对于隧道内险情进行封堵和隔离,但是采用的都是椭圆形或者圆形的气囊,气囊易受隧道环境影响,强度不够且没有金属支撑,对于人员的保护力度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隧道临时隔离封堵装置,其目的是利用端部的隔离机构四个弧形套管和四个弧形金属管,以及中部的封堵机构的八个侧部套管和八个侧部金属,实现对于隧道的气囊和人员全方位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临时隔离封堵装置,包括带有气囊的隔离封堵装置、气管和加压装置,隔离封堵装置经由气管与加压装置相连,隔离封堵装置包括两端的隔离机构和中间的封堵机构,隔离机构由若干相互套接的弧形套管、弧形金属管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伸缩网固定在弧形套管的端部固定环上;封堵机构由若干相互平行的侧部支撑杆构成,侧部支撑杆由若干段间隔的侧部套管和侧部金属管依次相连而成,气囊固定于侧部套管的侧部固定环上;伸缩网外扩形成隔离面,气囊向两端拉伸形成圆柱形封堵体。
优选地,所述伸缩网固定在弧形套管的端部固定环上,在外力作用下弧形套管和弧形金属管作相对运动,由一个小圆变成一个大圆,伸缩网在逐渐外扩地大圆的作用下向外拉伸形成隔离面。
优选地,所述气囊固定于侧部套管的侧部固定环上,在外力作用下,套接于侧部套管内的侧部金属管逐渐外拉,由较短的侧部支撑杆变成较长的侧部支撑杆,气囊在逐渐拉长的侧部支撑杆的作用下向两端拉伸形成圆柱形封堵体。
优选地,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四个弧形套管和四个弧形金属管,并且每根弧形套管和每根弧形金属管相互间隔,弧形金属管一部分插接于弧形套管内,另一部分露出于弧形套管。
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八个侧部套管和八个侧部金属管,分为上下两根侧部支撑杆,每根侧部套管和每根侧部金属管相互间隔,侧部金属管一部分插接于侧部套管内,另一部分露出于侧部套管.
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采用加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现有气囊直接暴露于隧道内,没有任何防护的缺点,利用端部的隔离机构四个弧形套管和四个弧形金属管,以及中部的封堵机构的八个侧部套管和八个侧部金属,实现对于隧道的气囊和人员全方位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伸缩网;2、弧形套管;3、弧形金属管;4、侧部套管;5、侧部金属管;6、侧部固定环;7、气囊;8、端部固定环;9、气管;10、加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7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