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成型后起防水作用的浇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7530.7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8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展建筑模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5/02;E04B1/6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均钦 |
| 地址: | 529162 广东省江门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模板 洞面 墙体 一次成型 模腔 模具 浇筑 本实用新型 防水台阶 防水作用 门框 墙洞 边框 墙体厚度方向 浇筑混凝土 窗框安装 定位作用 防水处理 防水性能 居民用户 模板拼合 窗框 防水 装潢 平行 装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后起防水作用的浇筑模具,提供用于在浇筑混凝土时形成墙体的模腔,所述墙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窗框的墙洞,所述浇筑模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墙面模板和第二墙面模板,以及夹在第一墙面模板和第二墙面模板间的洞面模板,所述模腔由所述第一墙面模板、第二墙面模板和洞面模板拼合而成,所述洞面模板在墙体上围构形成所述墙洞,所述洞面模板位于模腔一侧的表面沿墙体厚度方向设有防水台阶。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墙体一次成型后即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无需在后续的装潢中做复杂的防水处理,同时边框面上的防水台阶也起到了一个对门框、窗框安装时的定位作用,简化广大居民用户后续的装修过程,提升了住房的防水性能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成型后起防水作用的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行业中,为了提升效率,一般使用往浇筑模具中灌注混凝土形成墙体,现有的浇筑模具,一般如中国发明专利ZL93103864.2公开的一种水泥混凝土模板及其灌铸施工方法,以塑胶或金属成型的标准模板相互连接成不同形状的建筑构件,如柱、梁、墙壁、墙洞(墙洞包括门洞和窗洞)、天花板等的模型,以供灌铸水泥混凝土浆,其模板是正面是光滑平面、背面是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在建筑竣工后的装潢过程中,一般需要在墙体的窗洞以及阳台门洞位置安装上门窗,起到阻挡室外风雨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做法是在墙体窗洞或者门洞的边框面位置首先设置木质或者金属材质的门框或者窗框,再在门框或者窗框上安装门或者窗。
一般门框或者窗框与墙体的门洞或者窗洞的上、左和右三个边框面之间通过胶水以及水泥固定,但是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门框、窗框与门洞、窗洞边框面间会产生缝隙,下雨时发生漏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浇筑形成墙体时提供防止雨水从门框、窗框与门洞、窗洞间缝隙流入室内的结构,即一种一次成型后起防水作用的浇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成型后起防水作用的浇筑模具,提供用于在浇筑混凝土时形成墙体的模腔,所述墙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窗框的墙洞,所述浇筑模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墙面模板和第二墙面模板,以及夹在第一墙面模板和第二墙面模板间的洞面模板,所述模腔由所述第一墙面模板、第二墙面模板和洞面模板拼合而成,所述洞面模板在墙体上围构形成所述墙洞,所述洞面模板位于模腔一侧的表面沿墙体厚度方向设有防水台阶。
进一步,所述洞面模板包括可相互拼接的竖直洞板和水平洞板。
进一步,所述洞面模板还包括直角洞板,所述竖直洞板和水平洞板分别与直角洞板两端固接实现相互间的拼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墙面模板、第二墙面模板、竖直洞板、水平洞板和直角洞板背对模腔一侧的表面均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洞面模板边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墙体模板和第二墙体模板边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墙体模板以及第二墙体模板与洞面模板通过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间的螺丝进行固定拼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墙体模板和第二墙体模板位于模腔一侧的表面为光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展建筑模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展建筑模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7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