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心自吸CT扫描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7423.4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董虎;王晨晨;柴卫朝;赵天鹏;苏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自吸 水槽 自吸装置 支撑架 底座 实验装置 三维空间 侵入 三维立体扫描 旋转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 二维投影 固定旋钮 固定装置 均匀刻度 内腔侧壁 竖直设置 岩心孔隙 上端 流体 下端 计量 扫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心自吸CT扫描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基座,所述实验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可实现三维立体扫描和二维投影扫描的CT扫描装置以及适用于CT扫描装置的岩心自吸装置,所述岩心自吸装置包括CT扫描底座、实验支撑架和自吸水槽,所述CT扫描底座与实验基座之间设置有可使岩心自吸装置发生360°旋转的旋转扫描装置,所述自吸水槽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便于计量自吸水槽内水量的均匀刻度,所述实验支撑架通过固定旋钮竖直设置在CT扫描底座的上方,自吸水槽的下端与实验支撑架的上端连接,自吸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岩心固定装置,能够获取岩心自吸实验的侵入速度以及侵入流体在岩心孔隙中的三维空间分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利用CT扫描获取岩心自吸状态分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心自吸CT扫描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自发渗吸被定义为在多孔介质中,由于毛管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湿相对非湿相的驱替,低渗透储层开发过程中,当工作液与储层接触时,由于储层岩石常具有亲水性,水会因为毛细血管自吸作用而进入地层,对于低渗透储层,由于毛管半径较小,自吸作用增加,侵入深度较深,而且自吸水更不容易被反排出来,使水的堵塞难以解除,室内常规自吸实验中采取将岩心浸泡在实验用水中,在不同时间取出岩心进行称重并与干样相对比,得到不同时间状态下实验用水侵入的量来反应岩心自吸状态,这种实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无法动态捕捉岩心自吸过程中水自吸的速度;
(2)无法反应自吸水在岩心中的空间分布状态;
(3)岩心取出称重对自吸水过程造成的影响无法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心自吸CT扫描实验装置,能够获取岩心自吸实验的侵入速度以及侵入流体在岩心孔隙中的三维空间分布,且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岩心自吸CT扫描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基座,所述实验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可实现三维立体扫描和二维投影扫描的CT扫描装置以及适用于CT扫描装置的岩心自吸装置,所述岩心自吸装置包括CT扫描底座、实验支撑架和自吸水槽,所述CT扫描底座与实验基座之间设置有可使岩心自吸装置发生360°旋转的旋转扫描装置,所述自吸水槽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便于计量自吸水槽内水量的均匀刻度,所述实验支撑架通过固定旋钮竖直设置在CT扫描底座的上方,自吸水槽的下端与实验支撑架的上端连接,自吸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岩心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岩心固定装置包括圆柱状结构且上下两端均开放的岩心弹性密封圈和用于稳定支撑岩心弹性密封圈的岩心固定架,所述岩心弹性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柱状岩心,且所述柱状岩心的下端设置在自吸水槽的顶端以下,所述CT扫描装置设置在自吸水槽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CT扫描装置包括X射线发生器、用于安装X射线发生器的扫描安装架、用于夹持固定X射线发生器的凹形夹持座、用于检测X射线发生器经柱状岩心吸收衰变后发出的X射线的X射线探测器以及用于收集X射线探测器采集的数据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凹形夹持座设置在扫描安装架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扫描装置包括扫描驱动电机和竖直设置的旋转扫描轴,所述旋转扫描轴的上端与CT扫描底座下表面连接,下端与扫描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扫描驱动电机设置在实验基座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岩心固定架包括三个倾斜设置的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一端与岩心弹性密封圈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自吸水槽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固定连杆与岩心弹性密封圈连接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内,且在该水平面内以岩心弹性密封圈的外圈构成的同心圆上均匀设置,三个固定连杆与自吸水槽内壁连接的一端也在同一水平面内,且在该水平面内以自吸水槽内壁构成的同心圆上均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7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源双视角安检机
- 下一篇:单晶定向仪用定向粘料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