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6401.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效军;邹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周震海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外源污染 隔离区 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污墙 污水 处理系统 排污口 隔离 问题提供 污水管网 相对封闭 渗漏 水泵 河岸 排放 补充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隔污墙,所述隔污墙与河岸形成隔离区,外源污染经排污口排入所述隔离区,还包括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隔离区内的污水经水泵至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隔污墙在河道内形成相对封闭的隔离区,隔离区对外源污染起到汇纳作用,使得排污口排放的污水和污水管网渗漏的污水不流入河道内,便于污水处理装置对隔离区内的污水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截污纳管的有力补充,为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河道的外源污染问题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河道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由于河道的流动性,许多污染物质进入河道后就被冲刷带走,易被人们忽视。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既是城市防洪排涝和引抗旱的通道,又是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水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使城市人居环境和景观效果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对城市河道水进行水质恢复刻不容缓。
河道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是将外源污染截污纳管,防止直接排入河道,增加河道污染负荷。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但是截污纳管存在投资大、工期长,以及污水管网漏损形成的污水溢漏难发现、难治理等缺点。尤其有些老城区,不便于进行管道修复或者敷设管道将污水纳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老旧城区等环境下不便进行污水纳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作为外源污染截污纳管的补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道外源污染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隔污墙,所述隔污墙与河岸形成隔离区,外源污染经排污口排入所述隔离区,还包括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隔离区内的污水经水泵至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污墙在河道内形成相对封闭的隔离区,隔离区对外源污染起到汇纳作用,使得排污口排放的污水和污水管网渗漏的污水不流入河道内,便于污水处理装置对隔离区内的污水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截污纳管的有力补充,为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河道的外源污染问题提供了基础。
优选的:所述隔离区内设取水井,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取水井内部,所述取水井的井壁设进水口,所述水泵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取水井设置在附近的所述排污口的下游。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配有栅网。
优选的:污水经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所述河道。
优选的:所述隔污墙设有高位溢流孔。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为人工湿地,包括有多层介质,所述多层介质的上方栽种湿地植物、底部设防渗膜,所述多层介质的浅层设布水管、底层设集水管,所述布水管在所述多层介质的表层设有若干布水口,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集水管排至所述河道。
优选的:所述多层介质由上至下依次为直径40~60mm粗石层、10~30mm细石层、8~10mm砾石层、1~2mm粗砂层、0.5~0.8mm细砂层。
优选的:所述多层介质内部还设有与所述集水管相通的集水管观测口,所述人工湿地的侧壁设有溢流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6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简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净化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