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6311.7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涛;缪兵;郝成东;李好领;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都春燕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装置 入风管 玻璃板 急速冷却 风机 退火 本实用新型 传动辊组 浮法玻璃 缓慢冷却 快速冷却 冷却装置 均热带 入风口 锡槽 加热 过渡辊台 出风管 出口侧 过渡辊 并联 室外 玻璃 穿过 室内 传输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位于锡槽的出口侧,通过过渡辊台与所述锡槽相连,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用以供所述过渡辊台上的玻璃板依次穿过的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所述加热均热带、所述重要退火带、所述缓慢冷却带、所述快速冷却带以及所述急速冷却带均设有用以传输所述玻璃板的传动辊组,所述急速冷却带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相连且位于所述玻璃板正上方的出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入口相连且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和第二入风管,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外,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内,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可有效改善玻璃板切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中,熔化好的玻璃液在锡槽中冷却成型后,经过渡辊台托起,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相应玻璃板温度为600℃左右),经退火窑阶梯式降温后,110℃的玻璃板出退火窑进入冷端辊道,随后经缺陷检测仪和优化系统后,切割、堆垛、入库。
玻璃板在退火热处理过程中,从高温可塑状态向室温弹性状态转变,可减少或消除玻璃在成型或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永久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使用性能。
超厚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有自然边偏薄、拉引速度慢、单位长度热容量大等特点。超厚玻璃在厚度方向存在较大的降温速率会使玻璃板产生很大的应力。过大的应力会导致炸板和切裁困难,严重时还会在存放及机械加工过程中自裂,影响玻璃板质量的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玻璃板在退火窑热处理过程中,风温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日夜温差较大的夏天,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在10℃左右,如调整不及时,易产生频繁横炸。
另外,退火窑中的敞开区无挡风装置,导致超厚玻璃自然边温度过低,易产生掉边和切裁不良损失。为提高成品率,降低炸板和切裁损失,应减弱超厚玻璃自然边的冷却速率,常用的方法为:在锡槽出口和退火过程中增加边火枪,或者开启边部电加热,降低横向温差。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麻烦,而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不仅可以减小风温温差,而且能有效改善玻璃的切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位于锡槽的出口侧,通过过渡辊台与所述锡槽相连,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用以供所述过渡辊台上的玻璃板依次穿过的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所述加热均热带、所述重要退火带、所述缓慢冷却带、所述快速冷却带以及所述急速冷却带均设有用以传输所述玻璃板的传动辊组,所述急速冷却带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相连且位于所述玻璃板正上方的出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入口相连且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和第二入风管,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外,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内,所述第一入风管和所述第二入风管上均设有阀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装置具有从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进气的第一使用状态以及从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进气的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玻璃板的厚度小于12mm时,所述退火装置为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当所述玻璃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时,所述退火装置为所述第二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出风管沿其宽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有多个出风支管,所述出风支管朝向所述玻璃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每相邻的两所述出风支管之间均设有一个用以监测玻璃板温度的红外测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工控装置,所述工控装置与所述风机、所有的所述红外测温装置以及所述阀门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辊组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多根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玻璃板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6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玻璃生产的退火窑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微晶玻璃退火晶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