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6087.1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瑞坤;李正冬;左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塞 耳机 耳罩 头戴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扬声器单体 耳塞部 容纳槽 耳机使用 隔音材料 主动降噪 综合降噪 电连接 内凹 人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连接线、头戴部以及耳塞部;所述头戴部包括左右两个耳罩,所述耳罩上设有隔音材料,所述耳罩朝向人耳侧的表面内凹形成容纳槽;所述耳塞部包括左右两个耳塞,所述耳塞内设有扬声器单体,以及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电连接的主动降噪模块,所述耳塞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头戴部连接,且在所述耳机使用时,所述耳塞容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提高耳机的综合降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的降噪主要有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形式。其中,主动降噪功能是指通过降噪系统(主要是耳机带有的能与外界噪声抗衡的降噪电路)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但该降噪方式对高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而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在该降噪方式中,由于噪声没有经过设有降噪电路的芯片处理,所以一般只能阻隔高频噪声,而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旨在提高耳机的综合降噪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包括连接线、头戴部以及耳塞部;所述头戴部包括左右两个耳罩,所述耳罩上设有隔音材料,所述耳罩朝向人耳侧的表面内凹形成容纳槽;所述耳塞部包括左右两个耳塞,所述耳塞内设有扬声器单体,以及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电连接的主动降噪模块,所述耳塞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头戴部连接,且在所述耳机使用时,所述耳塞容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可选地,所述耳塞包括呈中空设置具有第一内腔的壳体,以及容置于所述第一内腔中的所述扬声器单体和电路板,所述扬声器单体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主动降噪模块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可选地,所述耳塞还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内腔中并位于所述扬声器单体后方的电池,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电池上。
可选地,所述主动降噪模块为降噪麦克风。
可选地,所述耳罩包括呈中空设置具有第二内腔的耳壳,及呈环形设置具有第三内腔的耳套;
所述耳套为软质体,并固定于所述耳壳朝向人耳侧的一端端面,所述耳套的内环面与所述耳壳围合形成所述容纳槽;
所述隔音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二内腔中,及/或填充于所述第三内腔中,及/或贴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壁,及/或贴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周壁。
可选地,所述隔音材料为吸音泡棉。
可选地,在所述耳机使用时,所述耳塞呈部分凸出于所述容纳槽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内腔中设有卷线器,所述耳壳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耳壳并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线远离所述耳塞的一端穿设所述通孔以伸入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卷线器连接;
所述连接线具有拉伸状态和卷缩状态,在所述连接线处于所述拉伸状态时,所述耳塞远离所述通孔;在所述连接线处于所述卷缩状态时,所述耳塞与所述耳壳上邻近所述通孔边缘处的区域抵接。
可选地,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耳壳的下部且邻近所述耳罩处。
可选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上设有定位部,在所述耳机使用时,所述耳塞的后端定位容置于所述定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6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