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66022.7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孔 出气环 调节池 曝气管 通风管 转动 污水处理装置 均匀开设 出气槽 排出 轴向 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 出气孔轴线 气流通过 倾斜设置 运动路径 转动连接 气泵 外壁 施加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和气泵,调节池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通过通风管与气泵相连,曝气管和通风管相连,曝气管沿轴向设有若干出气环,出气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曝气管上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槽,出气环转动连接于出气槽外壁上,出气孔呈倾斜设置,出气环的中心与出气孔轴线之间留有间隙。气流通过出气孔时,对倾斜出气孔施加推力,出气环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出气孔跟着转动。排出的气流跟随转动的出气孔,气流以一定的转速排入调节池中,出气孔旋转,排出的气流进入调节池中的角度较多,气流的运动路径较多,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调节池的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指的是用向水中充气或机械搅动等方法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是废水需氧生物处理的中间工艺。传统的曝气方式,是将曝气管放置于废水池的池底,通过气泵向曝气管通气。
目前,公开号为CN10810131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砂池、格栅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池、氧化沟、第二好氧池、沉淀池、风机、消毒池、污泥池和压滤机,氧化沟和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内部均设有通入池底的曝气管,曝气管通过通风管与风机相连,曝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孔。
上述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风机抽风通过通风管进入曝气管中对好氧池内输送空气,空气通过曝气管上的出气孔向池体内通气,出气孔的位置固定,排出的空气按照固定的路径进入池体中,空气与好氧池内的水的接触面积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具有曝气管排出的空气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和气泵,调节池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池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通过通风管与气泵相连,所述曝气管和通风管相连,所述曝气管沿轴向设有若干出气环,所述出气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曝气管上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槽,所述出气环转动连接于出气槽外壁上,所述出气孔呈倾斜设置,所述出气环的中心与出气孔轴线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通过通风管向曝气管内通气,气流通过出气槽流向出气环,并通过出气孔排出至调节池内。气流通过出气孔时,由于出气孔倾斜设置,出气环的中心不在出气孔的轴线上,气流通过出气孔时,气流撞击到倾斜设置的出气孔的内壁上,对倾斜出气孔施加推力,出气环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出气孔跟着转动。排出的气流跟随转动的出气孔,气流以一定的转速排入调节池中,出气孔旋转,排出的气流进入调节池中的角度较多,气流的运动路径较多,气流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调节池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管上成对设置有若干限位片,所述出气环位于成对设置的两限位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环在两片限位片之间转动,两片限位片对出气环进行限位和遮挡,防止出气环沿曝气管发生轴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环与曝气管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环转动,连接滚珠跟着转动,出气环通过连接滚珠和曝气管相连,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出气环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滚珠设有两排位于出气环内圈的两侧,所述曝气管上成对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连接滚珠转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滚珠在限位槽内滚动带动出气管转动,限位槽对连接滚珠进行限位和导向,防止卡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包括主管和分管,所述分管包括支撑管和连接管,支撑管设有多个,呈“口”字形水平设置于调节池底部,支撑管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管与主管相连,曝气管均匀设置于支撑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6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产生物滤池的曝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