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2887.6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跃;李盖华;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结构 消音器 端盖本体 外壳本体 出气管 进气管 限位槽 限位筋 限位结构 一致性好 不规则 出气口 端盖 腔体 连通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布置空间 外连接 侧壁 卡合 腔壁 外壁 弯筒 消音 密封 收容 开口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消音器,多孔消音器包括不规则的外壳、弯筒状的多孔结构、端盖、以及限位结构,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出气管,外壳本体侧壁外连接有出气管,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进气管,端盖本体上部连接有进气管,多孔结构收容于外壳本体内的腔体中,多孔结构的出气口与出气管连通,多孔结构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连通,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筋,限位槽设置于腔体的腔壁上,限位筋设置于多孔结构的外壁上,限位筋卡合于对应的限位槽中而实现多孔结构与外壳的相对固定,出气口、外壳本体的开口分别与端盖本体固定连接。上述多孔消音器,适合于不规则布置空间,密封一致性好,消音效果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是关于一种多孔消音器。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系统肩负着为发动机提供空气,并且同时肩负着降低进气噪声的任务。进气噪声是汽车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通常采用在进气系统中设置消音器降低进气口噪声。多孔消音器是较广泛应用于进气系统的消音器,多孔消音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消声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进排气噪声的控制。
为方便多孔消音器的装配及密封,多孔消音器的外壳多为圆形筒体,且进、出气口位于外壳的两端。多孔消音器是安装汽车进气系统中,不能与周边其它部件干涉,汽车提供给多孔消音器布置空间通常是不规则的(即异形边界区域),在这个不规则区域布置常规的多孔消音器,就必然存在一定比例的空间利用不上的问题,同时也会带来消音器容积变小、消音效果(消音器容积越大,消音效果越好)大幅降低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不规则的空间,有必要设计出一种适合不规则布置空间的异形的多孔消音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于不规则空间的多孔消音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消音器,所述多孔消音器包括不规则的外壳、弯筒状的多孔结构、端盖、以及限位结构,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出气管,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外连接有所述出气管,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进气管,所述端盖本体上部连接有所述进气管,所述多孔结构收容于所述外壳本体内的腔体中,所述多孔结构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多孔结构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筋,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腔体的腔壁上,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所述多孔结构的外壁上,所述限位筋卡合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而实现所述多孔结构与所述外壳的相对固定,所述出气口、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分别与所述端盖本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筋的两侧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限位筋和所述多孔结构外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夹角为α,90°≤α<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同轴接合连通,或所述出气口处的所述多孔结构插设于所述出气管中而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孔结构包括弯管体和通孔,所述弯管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开设有外壳通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外壳通孔外周的所述外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外壳通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开设有端盖,所述进气管于所述端盖本体上方且与所述端盖通孔外周的所述端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端盖通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外周凸设有多孔结构连接筋,所述开口外周凸设有外壳连接筋,所述端盖本体下方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筋,所述端盖本体下方所述端盖通孔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与所述多孔结构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筋与所述外壳连接筋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2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车的带发动机备用的供气装置
- 下一篇:消音器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