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2479.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贺耀北;万先哲;李瑜;崔剑峰;周旋;陈光;薛梦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徐好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浇 主纵梁 横梁 中间纵梁 剪力件 斜拉桥 组合梁 预制板 钢梁 均匀布置 平行布置 大跨径 搭设 配合 | ||
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构造,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主纵梁、两根以上与主纵梁相连的横梁、以及两块以上UHPC预制板,各横梁沿纵向均匀布置于两根主纵梁之间,相邻两根横梁通过中间纵梁相连,主纵梁、中间纵梁以及相邻两根横梁配合形成钢梁格,各预制板一一对应地搭设于各钢梁格上,主纵梁上设UHPC主纵向现浇带,中间纵梁上设UHPC中间纵向现浇带,横梁上设UHPC横向现浇带,主纵向现浇带、中间纵向现浇带以及横向现浇带内均设剪力件,主纵向现浇带内的剪力件与主纵梁相连,中间纵向现浇带内的剪力件与中间纵梁相连,横向现浇带内的剪力件与横梁相连。该组合梁性能好、造价低、适应性强、有利于斜拉桥向着更大跨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构造。
背景技术
斜拉桥是一种索支承体系桥梁,即在索塔上用若干斜向拉索支承起主梁以跨越较大的河谷等障碍。拉索对主梁起到多点弹性支承作用,使梁内弯矩和梁体尺寸大大减小,跨越能力显著增大。斜拉桥的抗风稳定性优于悬索桥,景观效果较好,施工工艺成熟,造价经济,对于300~1000m的跨径均有很好的适用性,是大跨度桥梁采用的最主要桥型。
斜拉桥主梁不仅需要承担因自重、汽车以及附属设施等桥面荷载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同时还要承担斜拉索水平分力引起的轴向压力。目前应用较多的斜拉桥主梁形式有混凝土梁、钢梁、钢-混组合梁以及钢-混混合梁(中跨钢梁、边跨混凝土梁)。混凝土主梁自重较大,在自身收缩徐变及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运营期间容易产生开裂等病害,通常情况下只适用于跨径较小的斜拉桥(400m以下)。钢梁自重较轻,适用于较大跨径的斜拉桥(600m以上),但其造价往往较昂贵,并且常用的正交异性板钢桥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极易出现桥面疲劳开裂和桥面铺装破损的病害,难以根除。钢-混组合梁兼顾钢材抗拉、混凝土抗压的特点,既避免了混凝土梁自重过大导致斜拉索、索塔及其基础造价过高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纯钢结构主梁造价过高、桥面易疲劳破坏的问题,其优越的技术经济性能非常适用于跨径400~600m的斜拉桥。但是,传统的钢-混组合梁的桥面板通常采用C60混凝土,桥面板厚一般较大(26~30cm),使得钢-混组合梁与钢梁相比自重仍较大,由此引起斜拉索规格、索塔尺寸加大,降低了其经济性,限制了其应用于更大跨度斜拉桥的可能性。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成为可能的选择。UHPC抗拉、抗压强度高,抗裂性能好,作为桥面板材料不仅可有效改善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而且还可大大减小桥面板的厚度从而显著减轻组合梁自重,使得组合梁斜拉桥能够向着更大跨径(600m以上)发展。扁平箱形钢-UHPC组合梁必须整体吊装施工,不利于在山区及其他施工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好、造价低、施工条件适应性强、有利于向着更大跨径发展的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构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构造,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主纵梁、两根以上与主纵梁相连的横梁、以及两块以上UHPC预制板,各所述横梁沿纵向均匀布置于两根所述主纵梁之间,相邻两根所述横梁中部通过中间纵梁相连,所述主纵梁、中间纵梁以及相邻两根横梁配合形成钢梁格,各所述预制板一一对应地搭设于各所述钢梁格上,所述主纵梁上设有UHPC主纵向现浇带,所述中间纵梁上设有UHPC中间纵向现浇带,所述横梁上设有UHPC横向现浇带,所述主纵向现浇带、中间纵向现浇带以及横向现浇带内均设有剪力件,所述主纵向现浇带内的剪力件与所述主纵梁相连,所述中间纵向现浇带内的剪力件与所述中间纵梁相连,所述横向现浇带内的剪力件与所述横梁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板下部与所述钢梁格接触的位置厚度加大,有利于提高预制板自身的受力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2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