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1440.7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田涛;王卫疆;袁盛勇;卢丙越;李杰;张薇;孟衡玲;刘艳红;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61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框架结构 育苗大棚 本实用新型 立柱顶部 南板蓝根 拱架 肩管 集成安装 小立柱 拉杆 桥架 出口 土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育苗大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框架结构,设置有立柱,横向的两侧立柱顶部连接有肩管;纵向的立柱顶部连接有拱架;拱架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杆;纵向的立柱中间设有出口;两侧横向的立柱中间设有两根小立柱。本实用新型利用立柱、肩管、桥架集成安装构成框架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育苗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育苗方式由于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不可控。使得育苗成活率偏低,人们只能采用多播种的方式来增加种苗的数量。导致农户的种子用量是种苗数量的3~6倍,因为农户一旦育苗失败就会错过种植季节造成重大损失。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育苗种子用量较多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框架结构设置有立柱,横向的两侧立柱顶部连接有肩管;纵向的立柱顶部连接有拱架;拱架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杆;纵向的立柱中间设有出口;两侧横向的立柱中间设有两根小立柱。
进一步,所述立柱底部设有基坑。
进一步,所述纵向的立柱顶部通过镀锌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立柱、肩管、桥架集成安装构成框架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左视图。
图中:1、立柱;2、肩管;3、拱架;4、拉杆;5、小立柱;6、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南板蓝根育苗大棚的框架结构设有3个大棚,总面积额378㎡。长21m,宽18m,共32根立柱1,呈长方形分布,横向8根,共4排,横向的立柱1之间距离为3m,纵向的立柱1之间距离6m;横向的立柱1之间安装有肩管2,纵向的立柱1顶部设有拱架3,立柱1和拱架3之间设有3根拉杆4,拉杆4的两端分别焊接与立柱1和拱架3,中间的拉杆4成垂直状态,另外两根左右对分,斜度为176.13cm;两侧横向的立柱1之间设有两根小立柱5;立柱1和小立柱5高270cm,入土50cm,底部设有基坑直径30厘米深50厘米。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学院,未经红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1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型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