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泥浆制备机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8199.2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荣;邹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德荣 |
主分类号: | A01G24/60 | 分类号: | A01G24/6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李发军 |
地址: | 42152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系统 泥土 泥浆制备 提升装置 旋耕刀片 机具 本实用新型 供水系统 土壤挖掘 挖掘 混合后排 作业效率 出水口 进水口 有效地 头端 连通 田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泥浆制备机具。所述泥浆制备机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装有土壤挖掘系统、供水系统、以及水土搅拌系统;所述土壤挖掘系统包括用于从田地里挖掘泥土的旋耕刀片和将旋耕刀片挖掘的泥土提升至水土搅拌系统上方的泥土提升装置;所述水土搅拌系统位于泥土提升装置尾端的下方,该泥土提升装置的头端设置在旋耕刀片的一侧;所述供水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土搅拌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土搅拌系统用于将挖掘的泥土和水进行混合后排出。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泥浆制备机具,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适用于泥浆制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水稻育秧主要采用田间育秧,采用水稻专用基质或泥浆作为育秧介质,泥浆良好的保水供肥能力被认为是最好的育秧介质。
泥浆制作主要有手工筛浆、人力机械筛浆和机械化筛浆。前两种方式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022002.1公开了一种用于育秧的泥浆铺设机,可以部分实现泥浆的机械化制作,然而其需要额外的劳动力进行泥浆的上机和铺设机的行进,作业效率难以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泥浆制备机具,该泥浆制备机具将水和从田地里挖掘泥土输送至水土搅拌系统进行搅拌,实现机械化筛浆,可以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泥浆制备机具,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上装有土壤挖掘系统、供水系统、以及水土搅拌系统;所述土壤挖掘系统包括用于从田地里挖掘泥土的旋耕刀片和将旋耕刀片挖掘的泥土提升至水土搅拌系统上方的泥土提升装置;所述水土搅拌系统位于泥土提升装置尾端的下方,该泥土提升装置的头端设置在旋耕刀片的一侧;所述供水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土搅拌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土搅拌系统用于将挖掘的泥土和水进行混合后排出。
由此,泥土被挖掘后通过泥土提升装置提升至水土搅拌系统上方,然后掉落至水土搅拌系统内,泥土与供水系统提供的水在水土搅拌系统内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通过出料口排出即可进行盘根材料铺设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泥土提升装置为倾斜布置的链条和设置链条上的多个挖泥斗。本实用新型的泥土提升装置还可以采用如CN201710795537.5公开的斗式提升机。
为了保证供水系统的水能供给至水土搅拌系统内,所述供水系统为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水桶,该储水桶设置在水土搅拌系统一侧,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泵,该泵用于将供水系统的水泵送至水土搅拌系统内。
优选地,所述旋耕刀片位于机架下方,且旋耕刀片的数量为6-12片,所述挖泥斗的数量为10-20个。
为了保证泥水搅拌均匀,所述水土搅拌系统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搅拌容器,位于搅拌容器顶部的进泥斗;所述进泥斗具有开口向上的喇叭状的进料口,该进泥斗的底部与搅拌容器连通;所述进泥斗位于泥土提升装置尾端的下方;所述搅拌容器内设置有搅龙。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所述搅龙包括两组相互独立的叶片搅龙和螺旋搅龙。两种搅龙组合可以保证泥水混合效果更好,更细腻。
优选地,所述搅拌容器的出料口由多个孔或狭缝形成。优选所述孔设有三排,每排孔由10-15个方形孔组成。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作业效率,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装有位于水土搅拌系统下方的盘根材料铺设系统,其用于将水土搅拌系统搅拌形成的泥水混合物铺设在田间。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泥浆机具还可以进行盘根铺设作业。更优选地,所述盘根材料铺设系统包括设在机架下方的滑轮杆组和平田板。由此,平田板可以保证泥水混合物铺设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德荣,未经彭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8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