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3750.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邬渭华;向兴海;张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0;H01R2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端子 插头连接器 绝缘本体 导电端子 第二信号 电源端子 连接器组件 排布 导电端子排布 信号端子间隔 本实用新型 成对设置 轴向延伸 端子槽 圆周面 同轴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轴向延伸且与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若干端子槽,导电端子具有一对电源端子以及成对设置的若干信号端子,每对信号端子中的两个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均相同,信号端子包括一对第一信号端子及若干对第二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及第一信号端子其中之一排布在与绝缘本体的轴心同轴的圆周上,第一信号端子中另一位于绝缘本体的轴心与第二信号端子排布形成的圆周之间,一对电源端子相对于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电源端子其中有且仅有一个位于圆周面内部而被信号端子包围。如此设置,导电端子排布形成的面积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仪表仪器、控制设备及电器设备的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圆形连接器一般用于仪表仪器、控制设备及电器设备,并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轨道、通讯等多个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圆形连接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设计中,所述圆形连接器的端子有一排设置的,也有环形排布的,在端子数量较多时,现有设计的排布方式占用面积较大,从而绝缘塑胶及外壳相对应的增大,从而导致整个连接器体积较大,在装置设备中占用面积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趋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排布紧密的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绝缘本体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轴向延伸且与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对电源端子以及成对设置的若干信号端子,每对信号端子中的两个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均相同,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一对第一信号端子及若干对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其中之一排布在与所述绝缘本体的轴心同轴的圆周上,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中另一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轴心与第二信号端子排布形成的圆周之间,一对所述电源端子相对于信号端子间隔设置,所述电源端子其中有且仅有一个位于第二信号端子排布形成的圆周内部而被所述信号端子包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中另一位于第二信号端子排布形成的圆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端子还包括一对第三信号端子,所述第三信号端子其中之一位于第二信号端子排布形成的圆周上,另一位于圆周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一对所述第三信号端子在第二信号端子排布形成的圆周上相对于一对所述电源端子成轴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设置为三对,且相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对第二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的直径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直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连接器及与所述插头连接器配合设置的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塑胶本体及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内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对接端子,所述对接端子的数目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数目相同并且相对应地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插针,所述对接端子具有内部形成插接孔的插接部,所述插针插接进入插接孔而收容在所述插接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部沿轴向露出所述塑胶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3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