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板栅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53088.2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京九电源(九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2/2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 地址: | 3303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横筋 极耳 竖筋 本实用新型 电池板栅 活性物质利用率 充电接受性能 延长电池寿命 边框连接处 大电流放电 板栅结构 活性物质 极耳位置 水平平行 正弦结构 锥型结构 放射状 圆倒角 纵横交错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电池板栅,包括边框、连接于边框内纵横交错的竖筋和横筋以及连接于边框上的极耳,所述竖筋和横筋均呈正弦结构,且所述竖筋以所述极耳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所述横筋为水平平行设置;所述极耳与所述边框连接处采用圆倒角处理,且所述极耳宽度方向呈锥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板栅结构稳定,活性物质贴合牢固,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增强大电流放电和充电接受性能,有效延长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的极板(板栅)是电流的导体,汇集到极耳处导出。板栅的结构和形状,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传统的板栅形状为横平竖直的方形,一是机械强度低,容易变形和断裂;二是和铅膏的结合接触面积有限,结合力不强;三是各处电流传导经过的路径长短差别很大,影响电池内阻,造成电池性能下降。例如中国专利《一种筋条为正弦结构的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授权公告号:CN206864545U,公开了一种筋条为正弦结构的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包括:边框、横筋条、竖筋条和极耳,所述横筋条和竖筋条垂直交叉位于边框内,横筋条和竖筋条之间形成方形网格,所述极耳位于边框上部,所述极耳与边框的接触部位采用倒角处理,所述横筋条和竖筋条均为波浪形结构(正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和竖筋条的正反面设有针孔,所述针孔的孔径为0.01-0.1mm;通过在筋条表面设置针孔,能够使活性物质牢固的贴合在板栅表面,降低活性物质脱落的概率。但是该专利中横筋条和竖筋条呈方形网格,这种形状的板栅电流路径较长,存在较大的内压降;而且该专利的板栅靠近极耳的边框腐蚀和蠕变较为严重,还有许多地方仍需改进;因此,基于此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板栅,包括边框、连接于边框内纵横交错的竖筋和横筋以及连接于边框上的极耳,所述竖筋和横筋均呈正弦结构,且所述竖筋以所述极耳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所述横筋为水平平行设置;所述极耳与所述边框连接处采用圆倒角处理,且所述极耳宽度方向呈锥型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极耳设于所述边框的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边框、横筋、竖筋以及极耳为一体压铸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边框四周内侧设有倒刺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筋和/或竖筋和/或所述倒刺结构上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方式布置有针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针孔的孔径为0.005-0.0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筋与竖筋交汇处均设有“十”字型加强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筋从板栅的中部或尾部设有二次放射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二次放射状结构为“V”型筋(8)。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所述极耳一端的边框截面面积大于边框两侧的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横筋和竖筋设置成正弦结构,使得铅膏接触面积增大,并且将竖筋设置成发射状,使得各处电流传导路径长度一致,而且相对传统的矩形,缩短了电流传导路径,优化了板栅的导电性能;(2)通过在横筋与竖筋的连接处设置“十”字型加强筋,提高板栅强度;(3)由于传统板栅设计的高倍率、大电流及循环使用的电池,寿命终止后解剖发现大部分电池失效都是极耳下筋条腐蚀和蠕变,中下部筋条比较完好,腐蚀和蠕变小,因此通过将极耳一端的边框截面面积设置成大于边框两侧的截面面积,能改善电池的各项性能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设置二次放射结构,由于筋条增多,筋条间距减少有利于电流传导,电流分布逐渐趋于均匀,放电时有利于下部活性物质充分利用,提高电池容量,同时相对分布的充电电流减小,能够有效提高下部筋条耐腐蚀能力,延长电池寿命;(4)在边框设置倒刺结构,且在横筋、竖筋和倒刺结构上设置针孔,能够牢固地将活性物质固定在板栅的表面,降低活性物质脱落的概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京九电源(九江)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京九电源(九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3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制作设备
- 下一篇:一种连续型铅蓄电池板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