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风洞模型主动抑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49710.2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巍;许岭松;刘新朝;周孟德;温正权;姚壮;王世红;贾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关慧贞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陶瓷 风洞模型 抑振装置 安装基座 阶梯凹槽 输出力 风洞模型试验 斜面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 楔形定位块 俯仰 紧固螺钉 均匀开设 偏航方向 试验过程 试验模型 通用性强 有效抑制 螺钉 定位块 马赫数 体积小 中支杆 试验 顶紧 攻角 松动 传递 输出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风洞模型主动抑振装置属于风洞模型试验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风洞模型主动抑振装置。该装置由尾撑支杆、楔形定位块、螺钉、定位块、左安装基座、压电陶瓷、右安装基座、紧固螺钉组成。在尾撑支杆上均匀开设多个安装压电陶瓷的阶梯凹槽,阶梯凹槽中安装布置适当数量的压电陶瓷,利用斜面配合结构顶紧压电陶瓷,有效防止试验过程中支杆剧烈振动时压电陶瓷松动、脱落,确保压电陶瓷的输出力全部传递到尾撑支杆。通过控制输出压电陶瓷的输出力,可以有效抑制模型在俯仰、偏航方向的振动,增大试验模型的试验攻角、试验马赫数范围;该装置的结构体积小、安全、可靠,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风洞模型试验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风洞模型主动抑振装置。
背景技术
风洞试验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广泛采用的方法,为航空、航天、铁路运输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风洞试验是气动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模型采用尾撑方式是风洞模型试验中最常见的支撑形式之一,尾撑方式中采用细长支杆连接到试验模型的尾部或腹部,支杆另一端安装到可变攻角的风洞弯刀上。模型尾撑安装方式属于悬臂结构。在风洞试验过程,尾撑安装方式的模型在试验攻角较大、试验马赫数较大的状态下,试验模型将出现振动加剧、无法正常试验的现象。相对于被动抑振方案,在尾撑支杆上设置压电陶瓷的主动抑振方案由于其体积小、效果显著,是目前尾撑模型试验中较为常见的抑振方案。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杰锋,沈星等人发明的专利号为CN201310196950.1“一种主动减振的风洞模型尾支杆结构”发明的风洞主动抑振支杆形式,其压电叠堆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尾支杆后段的法兰盘上,其结构简单,但不能根据试验模型振动的情况进行调整顶紧压电陶瓷,有效抑制模型在俯仰、偏航方向的振动,增大试验模型的试验攻角、试验马赫数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发明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风洞模型主动抑振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模型尾撑支杆上均匀开设多个阶梯凹槽,阶梯凹槽中安装布置适当数量的压电陶瓷。并利用斜面配合结构顶紧压电陶瓷,有效防止试验过程中支杆剧烈振动时压电陶瓷松动、脱落,确保压电陶瓷的输出力全部传递到尾撑支杆;在尾撑支杆周向布置适当数量的压电陶瓷,通过控制输出压电陶瓷的输出力,利用压电陶瓷输出作用力大、动态响应快的特点,可以有效抑制模型俯仰、偏航振动状态,增大试验模型的试验攻角、试验马赫数范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风洞模型主动抑振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尾撑支杆1、楔形定位块2、螺钉3、定位块4、左安装基座5、压电陶瓷6、右安装基座7、紧固螺钉8组成;在尾撑支杆1上均匀开设多个安装压电陶瓷的阶梯凹槽,在每个阶梯凹槽中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楔形定位块2和定位块4,楔形定位块2和定位块4之间斜面配合;压电陶瓷6安装在左安装基座5和右安装基座7之间,并与左安装基座5和右安装基座7贴紧,左安装基座5具有球形表面,再将安装了压电陶瓷6的左安装基座5贴紧定位块4安装,通过螺钉3将楔形定位块2固定在尾撑支杆1上,通过紧固螺钉8将基座7固定于尾撑支杆1上。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不改变尾撑支杆外形、影响试验的状态下,通过在尾撑支杆上加工安装凹槽,利用斜面配合结构顶紧压电陶瓷,有效防止试验过程中支杆剧烈振动时压电陶瓷松动、脱落,确保压电陶瓷的输出力全部传递到尾撑支杆;在尾撑支杆周向布置适当数量的压电陶瓷,通过控制输出压电陶瓷的输出力,可以有效抑制模型在俯仰、偏航方向的振动,增大试验模型的试验攻角、试验马赫数范围;该装置的结构体积小、安全、可靠,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其中,1-尾撑支杆、2-楔形定位块、3-螺钉、4-定位块、5-左安装基座、6-压电陶瓷、7-右安装基座、8-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9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风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数密度测量探针排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