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9375.6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柯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腾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6 | 分类号: | C09J7/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层 减震层 胶粒 胶粒层 减震 缓冲胶带 粘接 本实用新型 凹凸结构 间隔设置 减震效果 依次层叠 粗糙度 离型层 粒径 撕离 填充 粒子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减震层、第二粘接层和离型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还设有胶粒层,所述胶粒层中的胶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所述胶粒的粒径为8~10微米,所述胶粒的分布密度为40~60%,所述胶粒层的粘着力小于第一粘接层的粘着力;所述减震层内设有减震囊,所述减震囊内填充有空气或柔性粒子;所述第二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上设有凹凸结构。其减震效果好,初期易于撕离,可以将不同粗糙度的零件粘接在一起,粘接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胶带。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中通常会用到缓冲胶带,要求胶带既可以起到粘接作用,又具有缓冲减震功能。若将胶带的粘接性能设计较大,粘接后很难撕离;若粘接强度不够,则会影响粘接零件的稳定性,二者很难兼顾。并且,当需要将粗糙度不同的两种零件粘接在一起时,通常会出现粘接强度不匹配的情况,也会导致粘接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冲胶带,其粘接稳定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缓冲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减震层、第二粘接层和离型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还设有胶粒层,所述胶粒层中的胶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所述胶粒的粒径为8~10微米,所述胶粒的分布密度为40~60%,所述胶粒层的粘着力小于第一粘接层的粘着力;所述减震层内设有减震囊,所述减震囊内填充有空气或柔性粒子;所述第二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上设有凹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胶带上间隔设有断点线。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胶带的边缘为锯齿形。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凹陷部和凸起部,所述凹陷部的深度值为100~200微米,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值为100~20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为矩形、圆弧形或三角形,所述凸起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的分布密度为106~108个/平方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胶粒层的粘接力较低,在贴合初期较易将胶带撕离,随着贴合时间的延长,第一粘接层会逐渐渗透,胶带的粘结力将会提高,保证粘接的稳定性;减震层内设置填充有空气或柔性粒子的减震囊,可以提高胶带的减震缓冲效果;在第二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上设凹凸结构,可以增大第二粘接层的粗糙度,便于与粗糙度较大的零件进行粘接贴合,提高剥离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胶带,其减震效果好,初期易于撕离,可以将不同粗糙度的零件粘接在一起,粘接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缓冲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粘接层;2、减震层;3、第二粘接层;4、离型层;5、胶粒层;
21、减震囊;31、凹陷部;32、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设有胶粒层,在第二粘接层远离减震层的一侧面上设凹凸结构,初期易于撕离,粘接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腾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腾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9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