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束生产用放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9207.7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政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节固定装置 立柱 导入装置 高压线束 承载盘 升降伞 本实用新型 放料机构 展开机构 底座 封口 同步传动装置 产品适用性 上窄下宽状 底座内部 底座中央 工作效率 加速装置 立柱顶部 收卷装置 移动装置 止逆装置 装置顶部 中空 铰接 契合 生产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线束生产用放料机构,其结构包括导入装置、立柱、底座、可调节固定装置,底座为圆形,底座内部安装有可调节固定装置,底座中央与立柱固定连接,立柱为上窄下宽状,立柱顶部不封口且中空,导入装置安装在立柱内部并与之相配合,导入装置由升降伞装置、展开机构组成,升降伞装置与立柱内部相契合,升降伞装置顶部与展开机构相铰接,可调节固定装置由移动装置、同步传动装置、加速装置、收卷装置、止逆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调节固定装置能够调节承载盘的大小,无需更换承载盘,提高产品适用性和工作效率,无需购置多个承载盘,降低购置成本,通过导入装置能够使高压线束放置时更加流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线束生产用放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高压线束是根据车辆的规格生产的适用于不同车辆的线缆的集合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线缆根据车辆的规格进行切断,这就涉及到线缆的放卷的过程。
目前高压线束放料机构采用更换承载盘提高适用范围,但多个承载盘占地面积大,更换时需寻找匹配的承载盘,降低工作效率,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线束生产用放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线束生产用放料机构,其结构包括导入装置、立柱、底座、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为圆形,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中央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为上窄下宽状,所述立柱顶部不封口且中空,所述导入装置安装在立柱内部并与之相配合,所述导入装置由升降伞装置、展开机构组成,所述升降伞装置与立柱内部相契合,所述升降伞装置顶部与展开机构相铰接,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由移动装置、同步传动装置、加速装置、收卷装置、止逆装置组成,所述收卷装置与加速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加速装置与设在底座中间的同步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同步传动装置的两侧分别与移动装置相啮合,所述移动装置对称分布在同步传动装置的两侧,所述收卷装置与止逆装置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升降伞装置由定轴、转盘、第一导入杆、第二导入杆、升降杆、卡球、卡块、卡紧装置、导套、限位板组成,所述导套固定连接在立柱内部,所述升降杆贯穿导套,所述升降杆的两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导套内侧开设有配合槽,所述凹槽内部安装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由弹簧、弹力球组成,所述弹力球通过弹簧与凹槽相连接,所述弹力球与配合槽相嵌合,所述升降杆顶部与限位板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杆顶部设有定轴,所述第一导入杆、第二导入杆对称分布在升降杆两侧且两者顶部均通过转盘套设在定轴上,所述第一导入杆、第二导入杆的底部分别与展开机构相铰接,所述第一导入杆、第二导入杆的底部向外两侧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固定在立柱内的卡球相配合。
作为优化,所述展开机构由固定盘、压缩弹簧、弹簧座、推杆组成,所述固定盘与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通过压缩弹簧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弹簧座上铰接有2根推杆,2根推杆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入杆、第二导入杆的底部铰链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移动装置由固定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丝杠、导轨、从动锥齿轮、丝杠轴承组成,所述导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丝杠轴承,所述丝杠的一端与丝杠轴承相连接,所述丝杠另一端穿过丝杠轴承与从动锥齿轮焊接在一起,所述丝杠上套设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同步传动装置相啮合。
作为优化,所述同步传动装置由第一转轴、主动轮、主动锥齿轮、传动带、小齿轮、从动轮、第二转轴组成,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主动轮、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设在下方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转轴与小齿轮相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加速装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政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政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9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