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稠器供料泵机封罐补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9055.0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丙正;胡国岭;陈强;陈铀光;自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9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稠器 供料泵 补液罐 密封罐 补液 氢化反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 补液装置 高压氮气 机封 氢化反应器 脱盐水管线 管线连接 机封损坏 密封压力 内部连通 维护方便 氢气 不停车 出料端 放空量 进料端 输送管 上套 停车 加工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稠器供料泵机封罐补液装置,包括设置于增稠器供料泵一侧的补液罐、密封罐和补液管线,增稠器的出料端通过管线连接有氢化反应器,增稠器的进料端通过输送管连接有增稠器供料泵,所述补液罐内部通过补液管线与密封罐内部连通,且补液罐的顶部分别连接有脱盐水管线和高压氮气管线,所述高压氮气管线上套接有第二手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加工安装和使用维护方便,能够在氢化反应系统不停车情况下可以对密封罐进行补液,可以减少氢化反应系统停车的次数,可以减少氢气放空量,大大降低企业损失和操作人员劳动量,能够及时的对密封压力进行调整,减少机封损坏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稠器供料泵机封罐补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氢化反应工序是二硝基甲苯和氢气在钯炭催化剂作用、0.85MPag压力下进行连续反应生成甲苯二胺,反应后钯炭催化剂和甲苯二胺是固液混合物,需要用增稠器将固液相进行连续分离得到甲苯二胺。
由于增稠器过滤对压力和循环量有严格的要求,需要使用供料泵加压后给增稠器供料,此供料泵为双机械密封泵,采用密封罐加压冷却方式,密封液为脱盐水,密封罐压力高于泵出口压力0.1-0.2MPa,使用一段时间后机封罐内密封液会损失,导致密封罐液位下降,为了满足正常工作要求,需要及时补加密封液,否则会使密封液得不到正常冷却,会使密封液温度上升,严重情况下导致供料泵机封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需要氢化反应系统停车检修增稠器供料泵,按目前统计,从系统停车→退料交出→检修完毕→系统开车,最短检修时间约6小时,6小时内氢气放空或逼迫其它装置降负荷,这对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同时这么大量的氢气放空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并且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大劳动量。
由于密封罐工作压力较高(1.5MPag),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脱盐水压力不具备在生产工况下给密封罐补液的条件,因此提出在密封罐旁边增加一个补液罐、高压氮气管线、脱盐水管线、压力表和配套阀门,以便在系统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给密封液罐补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在不影响系统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能够快速给增稠器供料泵密封罐补液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稠器供料泵机封罐补液装置,包括设置于增稠器供料泵一侧的补液罐、密封罐和补液管线,增稠器的出料端通过管线连接有氢化反应器,增稠器的进料端通过输送管连接有增稠器供料泵,所述补液罐内部通过补液管线与密封罐内部连通,且补液罐的顶部分别连接有脱盐水管线和高压氮气管线,所述高压氮气管线上套接有第二手阀,且高压氮气管线连接有第一导淋,所述密封罐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四手阀,且第四手阀和高压氮气管线连接有同一条高压氮气输送管道,所述脱盐水管线上套接有第一手阀,且第一手阀和密封罐连接有同一条脱盐水输送管,所述补液罐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第二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补液罐上设置有补液罐视镜,且密封罐上设置有密封罐视镜。
优选的,所述补液管线套接有第三手阀,且补液管线连接有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连接有压力变送器。
优选的,所述高压氮气管线上连接有第二导淋,且补液罐的底部连接有排净导淋。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保证了氢化反应系统不停车情况下可以对密封罐进行补液。
2、可以减少因增稠器供料泵密封罐不能及时补液损坏导致氢化反应系统停车的次数。
3、可以减少氢气放空量,大大降低企业损失和操作人员劳动量。
4、增加的远传压力变送器可以实时的监控增稠器供料泵密封压力变化,及时的对密封压力进行调整,减少机封损坏的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9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釜导流加热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增塑剂的定量加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