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井液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48993.9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秦楠;柏宗宪;林辰;彭俊杰;曹甜;何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E21B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液 盘管 集热箱 半导体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 石油钻井液 第二球阀 冷却装置 雾化喷头 出气壳 导热片 连接管 水箱 气泵 球阀 冷却 推杆 内部连通 盘管表面 抽水泵 隔热层 回水管 回水箱 进水管 冷却箱 潜水泵 底座 滚轮 空腔 水雾 通孔 铜罩 直管 吹风 气管 制冷 喷洒 回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液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滚轮、集热箱、隔热层、第一球阀、第一盘管、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第一连接管、冷却箱、空腔、雾化喷头、回水箱、第二连接管、水箱、抽水泵、直管、回水管、半导体制冷片、气泵、气管、出气壳、通孔、铜罩、推杆、潜水泵、进水管、第二盘管和第二球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与集热箱内部连通的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向集热箱内部注入冷水,钻井液通过第一盘管时,可对钻井液进行初步冷却,又可对钻井液中的热量进行回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可为水箱中的水进行制冷,通过雾化喷头可对第二盘管表面进行喷洒水雾,配合气泵和出气壳,可对第二盘管进行吹风,从而可对钻井液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液冷却装置,具体为一种石油钻井液冷却装置,属于石油钻井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以其多种功能满足钻井工作需要的各种循环流体总称;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又称钻孔冲洗液;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会携带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冷却。
传统的钻井液冷却装置,可能缺少热量回收的功能,可能会造成热量的浪费;在进行钻井液冷却时,一般通过风冷或水冷进行实现,水流从水管流过,水管外壁对热量进行吸收,冷却效果可能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石油钻井液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石油钻井液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石油钻井液冷却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接在底座顶部的集热箱,所述集热箱外壁包裹隔热层,所述集热箱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球阀,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球阀与集热箱内部连通,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球阀连通第一盘管,且第一盘管位于集热箱内部,所述第一盘管末端连通第一连接管,所述底座顶部固接有冷却箱,所述第一连接管末端连通第二盘管,且第二盘管位于冷却箱内部,所述第一盘管外壁和第二盘管外壁均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一盘管内壁和第二盘管内壁均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二盘管末端贯穿冷却箱顶部一侧,所述底座顶部固接有回水箱和水箱,所述回水箱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冷却箱底部连通,所述回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一端连通直管,所述抽水泵另一端连通回水管,且回水管末端延伸至水箱内部;
所述集热箱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出端连通气管,且气管末端连通出气壳,所述出气壳位于第二盘管一侧,所述出气壳靠近第二盘管一侧均匀开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水箱底部内壁放置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输出端连通进水管,所述冷却箱侧壁开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进水管一端连通,且空腔一侧连通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冷却箱内壁固接,所述水箱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外表面包裹铜罩,所述冷却箱顶部开有气孔,所述集热箱顶部安装有第二球阀。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接有若干个推杆,且若干个推杆均为倒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均为波浪线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直管与底座顶部垂直设置,且直管末端与冷却箱底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出气壳一侧与冷却箱内侧壁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与集热箱内部连通的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向集热箱内部注入冷水,钻井液通过第一盘管时,可对钻井液进行初步冷却,又可对钻井液中的热量进行回收,避免热量的浪费;
2、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可为水箱中的水进行制冷,通过雾化喷头可对第二盘管表面进行喷洒水雾,配合气泵和出气壳,可对第二盘管进行吹风,从而可对钻井液进行冷却,通过第一导热片和第二导热片提高了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散热效果,钻井液冷却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8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