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污染的池塘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8724.2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4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斌;钟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物 通气孔 隔离层 池体 膜层 池塘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 均匀网格 抗污染 基底 排布 池塘养殖 池体开口 对称设置 基底表面 养殖水体 长宽比 有效地 边长 固接 泥质 坡比 沙质 淤泥 泥沙 贯通 铺设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污染的池塘养殖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开口为长方形,长宽比为1:1.5~4,池体的坡比为1:1.5~2;该池体底部设有基底,该基底为泥质、沙质或泥沙质;基底表面铺设有隔离层,该隔离层包括至少一个膜层和呈均匀网格状排布的若干配重物;每个配重物的质量为50~100g;所述若干配重物固接在所述膜层;每平方米隔离层中均匀分布有5~7个所述配重物;所述膜层上还设有呈均匀网格状排布的若干贯通的通气孔,每个通气孔的直径或边长为0.5~1.0cm;每个通气孔周围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配重物,该通气孔位于该四个配重物的中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淤泥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增加了池塘养殖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生物增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污染的池塘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粪便、排泄物、遗体、残饵和施肥的不断积累,以及地表冲积物等不断沉积,沉积有机物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与池底表面浸润土壤混合在一起,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夏秋高温季节,有机质在细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水体中大量溶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体本来不多的溶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缺氧状态下,厌氧菌大量繁殖,发酵分解有机质,产生有害的氨、硫化氢、有机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又比较好氧,使池水出现负氧状态。夜间上下层池水对流交换,而引起整个池塘水体溶氧不足,若遇连绵阴雨,闷热低气压天气、雷阵雨或北风突起等不良气候,则缺氧更为严重。当底质恶化,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水中有害菌达到一定数量时,养殖鱼类可能发病,严重时会大量发病死亡。大量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是有毒物质和有害细菌增加的罪魁祸首,是造成整个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消除底泥危害的方法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池塘淤泥,但是很多池塘由于面积较大或清淤费用较高或淤泥无处堆放,造成淤泥较多的池塘没有实施清除过多的池塘淤泥,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方法去降低池塘淤泥对池塘养殖水体的不良作用,对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抗污染的池塘养殖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淤泥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增加了池塘养殖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污染的池塘养殖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开口为长方形,长宽比为1:1.5~4,池体的坡比为1:1.5~2;该池体底部设有基底,该基底为泥质、沙质或泥沙质;基底表面铺设有隔离层,该隔离层包括至少一个膜层和呈均匀网格状排布的若干配重物;每个配重物的质量为 50~100g;所述若干配重物固接在所述膜层;每平方米隔离层中均匀分布有5~7个所述配重物;所述膜层上还设有呈均匀网格状排布的若干贯通的通气孔,每个通气孔的直径或边长为 0.5~1.0cm;每个通气孔周围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配重物,该通气孔位于该四个配重物的中央。
一实施例中:所述膜层为一个。
一实施例中:所述膜层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膜层层叠在一起且各自的通气孔相互连通,所述若干配重物设在该至少两个膜层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膜层为聚乙烯薄膜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膜层的厚度为0.01~0.05mm。
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物为水泥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物通过绳子或扎带固定在所述膜层。
一实施例中:所述池体为泥土、砖砌、水泥浇筑或混凝土浇筑而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池体边设有投饲机。
一实施例中:所述池体内还设有增氧机。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8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可控温水产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植物结合的景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