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佩戴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7999.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姚丽峰;陈越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20/00 | 分类号: | G06N20/00;G06N3/08;G01D5/24;G01D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佩戴检测系统 佩戴 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可穿戴设备 检测参数 最大程度地 处理模块 调整检测 生理状态 通信连接 系统收集 预设位置 阈值判断 准确度 采集 检测 分析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佩戴检测系统,其包括,一或多个佩戴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参数的阈值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于预设位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各所述佩戴检测模块,以采集各佩戴检测模块检测参数的阈值,并调整检测参数的阈值。本实用新型提升佩戴检测系统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于指定位置的准确度,使佩戴检测系统更加适用于使用者本人,且最大程度地排除非人体或非使用者本人之外的情况,使系统收集的数据更有价值地用于分析使用者的生理状态和健康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佩戴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可穿戴设备变得越来越普及,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可穿戴设备无法准确判断是否的确佩戴于人体指定位置。例如:将可穿戴设备放置于桌面或者绑于桌腿等情况下,可穿戴设备依然能够测出心率值,这就使数据的准确性下降,导致其记录的心率值无法用于正确分析用户的生理状态以及健康情况。
针对上述棘手问题,现有技术也做了相应的尝试,例如:增设一红外传感器以检测该传感器一定距离内是否有物体遮挡,从而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于人体上。但是,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其无法正确区分遮挡红外传感器的是人体还是其他物体。现有技术也尝试结合心率传感器进行二次光学检测,但仍然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主要面临如何设置合适阈值的问题。例如:若设置较宽的光学检测阈值,则会导致传感器无法排除其他物体的干扰;而若设置较窄的光学检测阈值,又会因人体不同的光学特性而导致无法囊括所有人,进而导致部分人可测,而有些用户即使正确佩戴设备亦被误认为未佩戴。当然,还有的现有技术增设电容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人体体表的静电流或者体表温度的方式检测设备是否被正确穿戴。
众所周知的是,传感器越多,判断条件则会相应越多,故可判断地越精准。但是,设备无法无限扩大,特别是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因可穿戴设备贴近人体,因而更讲究人体佩戴的舒适性和便携性。此外,考虑到设备的成本问题,也不适宜增设过多的传感器。
因此,如何利用尽可能少的传感器实现尽可能高的识别率,成本本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佩戴检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佩戴检测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佩戴检测系统,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系统包括,一或多个佩戴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参数的阈值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于预设位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各所述佩戴检测模块,以采集各佩戴检测模块检测参数的阈值,并调整检测参数的阈值。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检测模块包括电容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及绿光检测模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和绿光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和绿光检测模块共用一光接收模块。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绿光模块包括绿光二极管和光敏传感器;所述绿光二极管用于发射绿光光线,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接收绿光光线经皮肤反射的光信号。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式心率测量设备,所述系统还包括:心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心率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心率数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将心率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3G/4G/5G模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MCU模块、FPGA模块、SoC模块、或者DSP模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7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枪弹的板孔式计数装置
- 下一篇:基于BIM模型的变电站设备维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