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3380.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山;胡超群;蒋明;谢碧衡;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K25/10;B60H1/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第一换热器 制热系统 风机 发电机 空调制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 第二换热器 第三换热器 出口管路 高温管道 管路连通 进口管路 空调系统 有机工质 有效结合 余热能量 制冷系统 储液罐 工质泵 换热器 冷凝器 膨胀机 原有的 制热 余热 膨胀 发电 节约 替代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热系统。属于汽车尾气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换热器和冷凝器体积较大,并且汽车尾气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换热器、膨胀机、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有机工质储液罐、工质泵、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发电机,第一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均与汽车尾气管路连通,膨胀机上连接有发电机。该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冷系统,是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空调制热系统的有效结合,替代了汽车原有的空调系统,在发电的同时且能制热,既节约了空间,又充分发挥汽车尾气的余热能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朗肯循环是以低沸点有机物为工质的朗肯循环,主要由余热锅炉(或换热器)、透平、冷凝器和工质泵四大部套组成,有机工质在换热器中从余热流中吸收热量,生成具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蒸汽进入透平机械膨胀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或拖动其它动力机械;从透平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中向冷却水放热,凝结成液态,最后借助工质泵重新回到换热器,如此不断地循环下去。现有阶段基于汽车尾气利用的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主要由换热器、冷凝器、工质泵和膨胀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换热器和冷凝器体积较大,受车辆系统空间限制,需要换热器在满足换热的前提下体积尽可能的小,并且汽车尾气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汽车尾气利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换热器和冷凝器体积较大,并且汽车尾气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膨胀机、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有机工质储液罐、工质泵、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发电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管道为汽车尾气回路,低温管道为有机工质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管道为有机工质回路,低温管道为空气回路,所述第三换热器的高温管道为有机工质回路,低温管道为空气回路;所述工质泵的进口管路与有机工质储液罐的出口管路连通,工质泵的出口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进口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均与汽车尾气管路连通;所述膨胀机的进口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出口管路连通,膨胀机的出口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连通,膨胀机上连接有发电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出口管路与第三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连通,第二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进口管路上连接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与室内连通,第二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出口管路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出口管路与有机工质储液罐进口管路连通,第三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进口管路上连接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与室外连通,第三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出口管路与室外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上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换热器的高温管道的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二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管道上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管道的出风管道上设有第四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有机工质为三氟二氯乙烷或四氟一氯乙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汽车尾气利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换热器和冷凝器体积较大,并且汽车尾气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该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制热系统,是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空调制热系统的有效结合,替代了汽车原有的空调系统,发电且能制热,既节约了空间,又可以充分发挥汽车尾气的余热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3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装泡沫陶瓷的尾气净化催化器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废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