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气钻井井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3027.8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鲜保安;王一兵;张晓斌;邓均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孔径段 煤层气钻井 井身结构 煤层 本实用新型 煤层瓦斯 煤矿井下 瓦斯治理 增产改造 斜井段 直井段 钻孔 开孔 向内 钻进 地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瓦斯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层气钻井井身结构,包括:由煤矿井下工作面处向煤层内沿水平方向依次向内钻孔的第一开孔径段、第二开孔径段和第三开孔径段;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孔径段的孔径,所述第三开孔径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孔径。该煤层气钻井井身结构省去了直井段、斜井段,开孔即钻进目的煤层,在减少了地质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了投入成本,加大了过流面积,可进行后期增产改造,瓦斯治理效率高且针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瓦斯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钻井井身结构。
背景技术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空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一种新型洁净能源进而优质化工原料。
现有技术中煤层气开采都是从地面开始进行钻井,前期一开、二开的需要投入较大成本,沿煤层钻进对钻井设备、工程技术、地质导向仪器要求高,成本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用这种方式的煤层气钻井依赖邻井资料、地震资料,在钻井前对目标煤层的埋藏预测,但实际钻井过程中这种方式误差较大,影响地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存在地质风险以及开采施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层气钻井井身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层气钻井井身结构,包括:
由煤矿井下工作面处向煤层内沿水平方向依次向内钻孔的第一开孔径段、第二开孔径段和第三开孔径段;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孔径段的孔径,所述第三开孔径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孔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径段内,所述第一套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开孔径段内的环形内壁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径段及所述第二开孔径段形成的管路内;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端与井口连通,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孔径段末端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套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环形内壁和所述第一套管的环形内壁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套管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套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井口连通,所述第三套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孔径段末端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三套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开孔径段的环形内壁及所述第二套管的环形内壁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三套管内,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具有用于瓦斯排气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孔径段的孔径为210-220mm,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孔径为150-155mm;所述第三开孔径段的孔径为70-7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孔径段的长度为6-10m,所述第二开孔径段的长度为80-120m,第三开孔径段的长度为10-20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径为175-180mm,所述第一套管的壁厚为8-10mm;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径为99-102mm,所述第二套管的壁厚为4-6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泡沫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由油井水泥制成。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3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