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治疗导丝操作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42704.4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2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魁智 |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操作盒 一端设置 引导盒 隔板 湿润 介入治疗 凝胶海绵 生理盐水 横板 滤膜 操作台 间隔设置 介入导丝 收纳 血凝块 卡槽 内衬 盛放 渗入 传送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丝操作台。包括操作盒(2)和导丝引导盒(7),操作盒(2)内部盛放有生理盐水,其一端设置有卡槽(3),另一端与导丝引导盒(7)固定连接,导丝引导盒(7)包括间隔设置的隔板(8)和横板(14),隔板与横板之间形成凹槽(6),所述凹槽(6)内衬有凝胶海绵,其相邻操作盒(2)的一端设置有滤膜(5),操作盒(2)内的生理盐水可通过滤膜(5)渗入到凹槽(6)内以湿润其内部的凝胶海绵,并使凹槽(6)内的导丝保持湿润,凹槽(6)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夹(13)。方便术者保持介入导丝的湿润,减少血凝块导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同时也方便传送或收纳导丝,提高术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丝操作台。
背景技术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经成为冠心病患者诊治的常见手段,而介入导丝无疑在手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介入手术中因导引、支撑、保护边支血管等需求同时应用多数量介入导丝进入冠状动脉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分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情况,有时甚至是同种导丝多数量同时应用,此时导丝的甄别就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医务人员处理方法仍是手动甄别,这种方式会增加术者的工作量,增加介入导丝缠绕、打结、污染等风险,甄别错误则会直接伤及冠状动脉,甚至危及生命,介入导丝在术中也需要定时擦洗以清除表面的血凝块的同时也增加术者操控导丝的精确度,目前医务人员处理方法是在手术车中湿润纱布后再予清理,无固定的清理工具,这种方式既耗时又增加工作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治疗导丝操作台,其能够在存放导丝时保证湿润度,并在取用导丝时便于导丝的清理,因此在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便于术者取用导丝,进而降低术者的操作复杂度。
本实用新型的介入治疗导丝操作台,包括操作盒(2)和导丝引导盒(7),操作盒(2)内部盛放有生理盐水,其一端设置有卡槽(3),另一端与导丝引导盒(7)固定连接,导丝引导盒(7)包括间隔设置的隔板(8)和横板(14),隔板与横板之间形成凹槽(6),所述凹槽(6)内衬有凝胶海绵,其相邻操作盒(2)的一端设置有滤膜(5),操作盒(2)内的生理盐水可通过滤膜(5)渗入到凹槽(6)内以湿润其内部的凝胶海绵,并使凹槽(6)内的导丝保持湿润,凹槽(6)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夹(13)。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横板(14)的相邻两侧为隔板(8),横板(14)的顶面设置有钮孔(11),隔板(8)的顶面设置有钮环(10),钮环(10)中间设置有钮板(9),钮板(9)可从钮环(10)中拉出并与相邻的横板(14)顶面的钮孔(11)通过锁扣固定,进而可以对凹槽(6)的导丝起到固定作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U型夹(13)的外部具有托夹(12),U型夹(13)由弹性乳胶制成,内衬有凝胶海绵,取用导丝时压缩托夹(12)使U型夹(13)内的凝胶海绵夹持导丝,在抽取导丝的同时可清理导丝表面的异物。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盒(2)的两侧设置有棉巾(4),操作盒(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
在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导管可卡入操作盒一侧的卡槽中,在向导管内放入导丝时可起到对导管的固定,术者在取用导丝引导盒内的导丝时,通过压缩托夹使U型夹内的凝胶海绵夹持导丝,进而在抽取导丝时可清理导丝表面的血块等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魁智,未经刘魁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2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支撑调节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的手持设备滑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