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血清分离式真空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2392.7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月鹏;李元新;张峻梓;崔彬彬;杨伟;杨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针头 内管体 容置槽 容置腔 真空采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内管管壁 外管管壁 上端卡 橡胶塞 血清 头帽 柔性插入部 采血针头 过滤网管 患者血管 血清分离 有效收集 促凝剂 外管体 医疗事故 滤孔 内壁 上壁 外管 下壁 下端 溢出 橡胶 体内 血液 感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清分离式真空采血装置,橡胶塞的下端设置有内管管壁容置槽和外管管壁容置槽,真空内管体的上端卡设在内管管壁容置槽内,真空外管体的上端卡设在外管管壁容置槽内,真空内管体设置在真空外管体内,真空内管体采用滤孔直径小于1微米的过滤网管,真空内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促凝剂涂层;头帽卡设在橡胶塞外侧,头帽的上部设置有插入针头容置腔,插入针头容置腔位于橡胶塞上侧,插入针头容置腔的上壁和下壁均设置有用于插入针头进出的柔性插入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良好的血清分离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收集采血针头插入患者血管后插入针头处溢出的部分血液,避免环境污染和感染等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新型血清分离式真空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是最常用的血液采集及血液检验的医疗器械之一。而真空管之一的血清分离管,由于能够直接在真空采血管内完成血清分离工作,使用也逐渐普及。现有的真空采血管大多有真空内管体、真空外管体、橡胶塞和头帽构成,橡胶塞塞在真空管的管口,头帽套设在管口外侧的橡胶塞外部,真空内管体设置与真空外管体内,通过单独滤网实现血清分离。但是现有的血清分离式真空采血管在工作时,由于分离结构采用下沉式单独滤网,导致过滤机制不合理,血液易凝固,而凝固后的血凝块极易堵塞滤网,导致血清分离效果不理想。
此外,现有的真空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先将采血针头插入患者血管,待与采血针头通过软管连接的插入针头溢出患者血液时,再将插入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内,利用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将患者血管内的血液吸入真空采血管内,完成整个采血过程。若采血针头不溢出血液就直接插入真空采血管,与采血针头连接的软管内的空气将进入真空采血管,将会导致真空采血管内额定负压无法吸入额定量的血液。而采血针头插入患者血管后插入针头处溢出的部分血液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各种感染等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血清分离式真空采血装置,能够保证良好的血清分离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收集采血针头插入患者血管后插入针头处溢出的部分血液,避免环境污染和感染等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血清分离式真空采血装置,包括真空内管体、真空外管体和设置在真空管体管口处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头帽和橡胶塞,橡胶塞的下端设置有内管管壁容置槽和外管管壁容置槽,真空内管体的上端卡设在内管管壁容置槽内,真空外管体的上端卡设在外管管壁容置槽内,真空内管体设置在真空外管体内,真空内管体采用滤孔直径小于1微米的过滤网管,真空内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促凝剂涂层;头帽卡设在橡胶塞外侧,头帽的上部设置有插入针头容置腔,插入针头容置腔位于橡胶塞上侧,插入针头容置腔的上壁和下壁均设置有用于插入针头进出的柔性插入部。
所述的头帽为上下开口的筒形,头帽的上部开口设置有中空圆柱形的插入针头容置体,圆柱形的插入针头容置体的内腔为插入针头容置腔;插入针头容置体的上壁和下壁均设置有用于插入针头进出的柔性插入部。
所述的插入针头容置体的上壁和下壁均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有用于插入针头进出的柔性插入部。
所述的柔性插入部采用丁基橡胶片。
所述的插入针头容置体采用透明的医用PVC制成。
所述的插入针头容置体通过卡设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头帽上部连接。
所述的插入针头容置体的上壁向外延伸形成操作部,操作部的下表面位于头帽的上表面上侧。
所述的橡胶塞采用丁基橡胶塞,橡胶塞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开槽。
所述的内管管壁容置槽和外管管壁容置槽采用同轴设置的环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2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持针器
- 下一篇:一种心理学实验遮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