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臭氧发生器缓升缓降的供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40238.6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7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特环保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9/04 | 分类号: | C25B9/04;C25B1/13;H02M7/217;H02M3/156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恒流产生电路 臭氧发生器 微型控制 芯片MCU 电解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供电装置 变换器 缓降 水桶 电解 使用寿命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臭氧发生器缓升缓降的供电装置,其包括AC/DC电源变换器(1)、微型控制芯片MCU(2)、恒流产生电路(3)、臭氧发生器(4)和电解水桶(5);AC/DC电源变换器(1)分别连接微型控制芯片MCU(2)、恒流产生电路(3),微型控制芯片MCU(2)连接恒流产生电路(3),恒流产生电路(3)连接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4)连接电解水桶(5);本实用新型提高发生器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实用、使用者安装和更换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水为原料的电解臭氧发生器缓升缓降的供电装置,属于电解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以水为原料的电解臭氧发生器的供电方式是使用时瞬时上电且停止使用时为即时断电方式或者是发生器持续供电。其有如下缺点:在很多应用领域发生器不能持续供电,若采用即时断电方式,则在断电瞬间膜两侧积聚的氢、氧离子会向相反方向扩散形成反向电流,而反方向扩散的氢、氧离子会对阳极、阴极的催化剂层产生破坏,因而造成发生器使用寿命会大幅度降低。并且目前以水为原料的电解臭氧发生器采用外装式结构,其有如下缺点:在一些应用领域外装式结构发生器的安装和更换比较繁琐,而且阴极会有少量水排出,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发生器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实用、使用者安装和更换方便的电解臭氧发生器缓升缓降的供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电解臭氧发生器缓升缓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C/DC电源变换器、微型控制芯片MCU、恒流产生电路、臭氧发生器和电解水桶;AC/DC电源变换器分别连接微型控制芯片MCU、恒流产生电路,微型控制芯片MCU连接恒流产生电路,恒流产生电路连接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连接电解水桶。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所述恒流产生电路包括与微型控制芯片MCU相连的电阻R1、电阻R9, 电阻R1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三极管N2的基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N2的发射极,三极管N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U2(XL4016)的2脚,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N2的发射极、电容C1的一端、集成运算放大器U1(LM321)的2脚,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U2(XL4016)的2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U2(XL4016)的5脚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解电容E1的一端、电感ID2的一端,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U2(XL4016)的4脚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U2(XL4016)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电感ID4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感ID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解电容E2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解电容E3的一端,电解电容E1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降压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U2(XL4016)的1脚、电容C6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电容C7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2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集成运算放大器U1(LM321)的1脚、电容C8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3的另一端、继电器JD1的动触点相连;集成运算放大器U1(LM321)的5脚连接电感ID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集成运算放大器U1(LM321)的4脚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电位器RV1的一端,集成运算放大器U1(LM321)的3脚连接电阻R3 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位器RV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9的一端、三极管N1的基极,电容C19的另一端和三极管N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N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D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JD1的常开点连接臭氧发生器OG的阴极,臭氧发生器OG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E3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特环保科技(烟台)有限公司,未经百特环保科技(烟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0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