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39012.4 | 申请日: | 201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3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秦立山;秦煜坤;李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秦电机电设备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H01R4/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快速连接装置 电线电缆 软料 尾管 本实用新型 电缆本体 线缆 安全隐患 缠绕连接 电力维修 绝缘胶布 快速连接 连接方式 连接效率 有效连接 内壁 握住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包括软料管和电缆本体,所述软料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软料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管,所述尾管的内壁与电缆本体的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修技术领域。该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尾管的配合,避免了一般手工缠绕连接用绝缘胶布裹住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只需要握住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并拧动第二连接管,就能达到有效连接线缆的效果,高效快捷,避免了现有连接方式连接效率低和需要借助工具的问题,达到了轻松快速连接线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即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如今电线以及电缆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在电缆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因各种原因需要对电缆进行连接,一般都是将需要连接的线缆两端剥去保护层和绝缘层等,裸露出导线,然后将裸露的导线互相缠绕在一起,或者焊接等,这种方式的连接存在需要借助工具,连接效率低,因缠绕质量而影响传输性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连接方式需要借助工具,连接效率低,因缠绕质量而影响传输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包括软料管和电缆本体,所述软料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软料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管,所述尾管的内壁与电缆本体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软料管一端的顶部、中部和底部且位于第二连接管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固定板表面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连接管远离软料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远离尾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电片,且导电片的两侧分别贯穿固定板和软料管并延伸至固定板和软料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软料管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导线,两个所述软导线的两端均与导电片延伸至软料管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片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紧片,且卡紧片的底部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尾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电缆本体包括电缆导线,所述电缆导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线电缆快速连接装置,通过软料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尾管的配合,使需要连接的电缆两端完全包裹,绝缘效果好,避免了一般手工缠绕连接用绝缘胶布裹住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配合,只需要握住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并拧动第二连接管,就能达到有效连接线缆的效果,高效快捷,避免了现有连接方式连接效率低和需要借助工具的问题,达到了轻松快速连接线缆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秦电机电设备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秦电机电设备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9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