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缓冲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8312.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凌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F16F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壳体 限位凸台 活动柱 盲孔 本实用新型 缓冲弹簧 活塞杆 缓冲机构 密封连接 弹簧壳 活塞 二级缓冲 间隔设置 紧密贴合 两级缓冲 盲孔侧壁 密闭空气 上下两侧 体积变化 压缩空气 一级缓冲 内侧壁 体内部 中空的 密闭 侧壁 弹簧 腔室 通孔 分隔 穿过 室内 体内 压缩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缓冲弹簧,其包括中空的弹簧壳体,弹簧壳体内部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贯穿弹簧壳体的活塞杆及沿弹簧壳体内侧壁设置的环形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弹簧壳体的中部,活塞杆从限位凸台围成的通孔中穿过且其与限位凸台密封连接以将弹簧壳体分隔为两个密闭的腔室,限位凸台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活动柱,活动柱与盲孔侧壁密封连接,活动柱的一端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活动柱的另一端至盲孔底部的空间内为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弹簧提供两级缓冲,一级缓冲由活塞的运动引起的弹簧壳体内上下两侧腔室内的气体体积变化提供,二级缓冲由活动柱压缩盲孔内的密闭空气提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缓冲弹簧。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缓冲弹簧均为钢制的螺旋形的压缩弹簧,该种弹簧随着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回复力降低,弹簧也易因为锈蚀造成其效果变差,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目前很多气弹簧也被用来作为缓冲弹簧,但现有技术中的气弹簧大多只有一级缓冲,即通过活塞杆与封闭在密闭腔室内的密闭气体的作用来实现,该种弹簧的通用性差,无法对压力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反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缓冲弹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缓冲弹簧,其包括中空的弹簧壳体,弹簧壳体内部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贯穿弹簧壳体的活塞杆及沿弹簧壳体内侧壁设置的环形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弹簧壳体的中部,活塞杆从限位凸台围成的通孔中穿过且其与限位凸台密封连接以将弹簧壳体分隔为两个密闭的腔室,限位凸台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活动柱,活动柱与盲孔侧壁密封连接,活动柱的一端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活动柱的另一端至盲孔底部的空间内为压缩空气。
作为优选,活塞杆包括连接杆和固定于连接杆上的柱塞,柱塞位于通孔处,连接杆由弹簧壳体的底部伸出到弹簧壳体外部。
作为优选,弹簧壳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用于与连接杆与外部结构连接。
作为优选,通孔和柱塞均为圆台形,两者的截面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活动柱靠近柱塞的一端端部为圆弧面且其表面设有弹性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弹簧提供两级缓冲,一级缓冲由活塞的运动引起的弹簧壳体内上下两侧腔室内的气体体积变化提供,二级缓冲由活动柱压缩盲孔内的密闭空气提供,当受力较小时,二级缓冲作用,此时弹簧壳体内的上下两个腔室为连通状态,受力较大时,活动柱被被压入盲孔,弹簧壳体上下两个腔室密闭,此时一级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弹簧壳体、21—连接杆、22—柱塞、3—限位凸台、31—盲孔、4—活动柱、5—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新型缓冲弹簧,如图1—图3所示,其包括中空的弹簧壳体1,弹簧壳体1内部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贯穿弹簧壳体1的活塞杆及沿弹簧壳体1内侧壁设置的环形的限位凸台3,限位凸台3位于弹簧壳体1的中部,活塞杆从限位凸台3围成的通孔中穿过且其与限位凸台3密封连接以将弹簧壳体1分隔为两个密闭的腔室,限位凸台3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盲孔31,盲孔31内设置有活动柱4,活动柱4与盲孔31侧壁密封连接,活动柱4的一端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活动柱4的另一端至盲孔31底部的空间内为压缩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凌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凌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8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器
- 下一篇:内置式电磁驱动节流式阻尼可调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