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675.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2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龙;赵磊;钟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 换热管 换热器 平直段 相邻换热管 迎风 长度方向排列 间隙形成空气 本实用新型 热效率 方向间隔 换热能力 空气通道 预定距离 运行周期 折弯段 换热 结霜 | ||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间隔开预定距离;
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多个平直段和至少一个连接在相邻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
相邻换热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空气通道;
其中,所述换热器具有迎风侧和背风侧,所述换热管的多个平直段沿从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的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隔片,所述隔片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隔片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从所述迎风侧向所述背风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翻边与所述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被构造成针肋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百叶窗;
所述百叶窗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
所述百叶窗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与从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相邻换热管之间的间隙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1,该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空气通道的正投影的面积之和为S2,其中,S2/S1≥95%。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与从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在从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的方向上相邻的空气通道的正投影彼此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上排列成多个换热单元,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设有换热管孔,每个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多个换热管的对应端部彼此靠拢并与一个换热管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换热管单元的相邻换热管的平直段彼此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管的多个平直段彼此平行且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相邻平直段位于同一平面,以使多个所述换热管沿从所述迎风侧至所述背风侧的方向形成多层结构,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相邻平直段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第一集流管为进口集流管且位于所述背风侧,所述第二集流管为出口集流管且位于所述迎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6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