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421.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英;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H04L12/28;G05B19/418;G05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对射传感器 监控终端 智能家居监控 本实用新型 微处理器 报警系统 探测单元 微控制器 户端 花生 门窗 可燃气探测器 视频采集模块 拨号服务器 家庭物联网 外网服务器 烟雾探测器 报警功能 非法入侵 个人用户 家庭用户 域名访问 发射端 接收端 可燃气 客户端 网关 泄露 火灾 通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终端、与监控终端相接的花生棒客户端和通过拨号服务器与监控终端通信的微控制器,所述花生棒客户端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有视频采集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接有门窗探测单元、烟雾探测器和可燃气探测器,所述门窗探测单元采用光电对射传感器,所述光电对射传感器包括光电对射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对射传感器接收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非法入侵、火灾、可燃气泄露报警功能,去掉了外网服务器,客户端通过3G网络或者Wifi网络,都可以根据域名访问家庭物联网网关,适于家庭用户或者个人用户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用户对保护自身平安和财产安全的意识越来越高。人们外出旅游或出差是时有发生的事情,短则几个星期,长达数月,这样对于室内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都市流动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给都市的治安稳定增加了新的困难,要维护家居区域的安全,严防偷抢情况或突发意外的出现,应该有高效的视频监测报警设备。传统的人防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安防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报警监控系统已代表当今的安防领域的前进方向。
报警监控系统指在远程监控终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获得现场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信息,并通过监控终端远程发送控制命令控制现场设备运行的综合性运维管理系统。远程监控利用监测控制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或者现场总线,实现报警和故障诊断等功能,进而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报警监控系统也取得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数据能进入公网传输,摆脱地域的限制。
因此在家居安防领域,当家居被非法入侵、室内发生火灾、天然气泄漏等,房主如何第一时间掌握家居安防的突发情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非法入侵、火灾、可燃气泄露报警功能,去掉了外网服务器,客户端通过3G网络或者Wifi网络,都可以根据域名访问家庭物联网网关,适于家庭用户或者个人用户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终端、与监控终端相接的花生棒客户端和通过拨号服务器与监控终端通信的微控制器,所述花生棒客户端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有视频采集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接有门窗探测单元、烟雾探测器、可燃气探测器和参数输入模块,所述门窗探测单元采用光电对射传感器,所述光电对射传感器包括光电对射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对射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光电对射传感器发射端和光电对射传感器接收端分别布设在门窗的两侧。
上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RS通信装置包括GPRS芯片模块和与所述GPRS芯片模块连接的SIM卡模块,所述GPRS芯片模块通过SIM卡模块与指定固定IP地址的后台机服务器建立通信链路。
上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RS芯片模块采用型号为SIM900A的GPRS芯片。
上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探测器采用芯片MQ-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对射传感器检测门窗的非法入侵,采用烟雾探测器检测室内火灾,采用可燃气探测器检测室内的可燃气浓度值,并具有非法入侵、火灾、可燃气泄露报警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