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192.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颜雄;李文昭;高智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006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台 底座 底板 出料槽 抵持杆 抵持块 圆环 玉米秸秆还田 施肥装置 连接轴 支撑架 侧壁 内壁 电机 装置技术领域 倾斜连接 玉米秸秆 支撑底板 共轴线 进料桶 输出轴 农业机械 支撑 低端 底端 底面 高端 铰接 申请 转动 外部 | ||
本申请公开了农业机械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包括进料桶和支撑架,圆环的内壁和圆柱台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底板数量相同的连接轴,底板和连接轴铰接,圆环的内壁和圆柱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支撑底板的支撑块,多个底板的外底部均设有底面为斜面的抵持块,支撑块位于抵持块的低端;圆柱台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和支撑架连接,底座内设有用于带动圆柱台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圆柱台共轴线,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抵持杆,抵持杆的顶端和抵持块的底面的高端接触,抵持杆上倾斜连接有出料槽,出料槽的顶端位于圆环的下方,出料槽的底端位于底座的外部。采用本申请就能间断的输送玉米秸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技术,目前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普遍被群众接受,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农民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时,大都是首先要将土地起垄,再在垄上挖坑,然后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放入坑中。
目前使用的玉米秸秆施肥机,主要包括进料桶和支撑架,进料桶的两端和支撑架固定连接,进料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桶的外部设有电机,进料桶内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若干用于粉碎玉米秸秆的切刀,转轴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料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使用时,将滚轮放置在垄的两侧,出料口与垄正对,然后推动支架移动,将玉米秸秆从进料口放入,启动电机,切刀转动将玉米秸秆粉碎,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就从出料口落下,并掉落在垄上,采用这样的方式,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就会从出料口不间断的掉落,这样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就不能依次掉落在垄上的坑中,而且整个垄上都会掉落粉碎的玉米秸秆,这样不仅会浪费玉米秸秆,而且还需要农民将垄上没有在坑中的玉米秸秆清除掉,这样就增加农民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玉米秸秆施肥机施肥时,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会不间断地从出料口中掉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包括进料桶和支撑架,所述进料桶的两端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桶的外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进料桶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用于粉碎玉米秸秆的切刀,所述转轴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圆环,所述圆环内设有圆柱台,所述圆环和圆柱台共轴线,所述圆环的内壁和圆柱台的侧壁之间设有用于盛放玉米秸秆的环形板,所述出料口与环形板正对,所述环形板包括若干底板,所述圆环的内壁和圆柱台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底板数量相同的连接轴,所述底板和连接轴铰接,所述圆环的内壁和圆柱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支撑底板的支撑块,多个所述底板的外底部均设有底面为斜面的抵持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抵持块的低端;所述圆柱台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和支撑架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带动圆柱台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圆柱台共轴线,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抵持杆,所述抵持杆的顶端和所述抵持块的底面的高端接触,所述抵持杆上倾斜连接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顶端位于圆环的下方,所述出料槽的底端位于底座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师范学院,未经遵义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