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4036.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虎;陆建宁;沙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D21/00;F28F13/06;F28F21/08;F22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煅后石油焦 品位余热 回收装置 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 重力自流式 交错设置 排料斗 相邻层 冷却 回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料斗以及一组传热管;一组传热管自上而下呈若干层设置,且相邻层传热管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方法。该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采用重力自流式结构,采用了由内而外的冷却方法,使得煅后石油焦内部的温度更为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工艺石油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炭素工艺中温度高达1000℃的高温煅后石油焦的高品质余热至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高温煅后焦的伴随热能约占炭素生产总能的33.5%。为了保证煅后石油焦的产品质量,常使得煅后焦封闭冷却,使其出口温度降到200℃以下。在煅后石油焦的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高温煅后焦颗粒产品的排出,目前,大多采用水冷夹套单纯地对高温煅后石油焦冷却而没有将该部分热量有效利用;同时带来的问题是高品位热源的浪费,煅后焦冷却不均匀,出口局部因温度过高发生氧化现象,影响产品质量。采用对高温颗粒水淬降温或自然降温的方式造成了高品位热源的浪费。
工艺中,有时为了保证煅后焦的质量,对于常规水冷套结构的煅后焦排料斗,可采取降低煅后焦的排料速度或加长水夹套的高度尺寸,以此延长煅后石油焦在水夹套排料斗内的停留时间。由此,虽然煅后焦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工业要求,但高品位的高温煅后焦的余热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仍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料斗以及一组传热管;一组传热管自上而下呈若干层设置,且相邻层传热管交错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传热管自上而下呈多层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传热管,每层相邻管的中心间距、和相邻层的间距为2-3倍传热直径管。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传热管为碳钢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方法,使用上述回收装置,方法为:采用重力自流式结构,高温煅后焦在重力作用下在排料斗内自上而下流动,同时与每层的传热管之间换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采用重力自流式结构采用了由内而外的冷却方法,使得煅后石油焦内部的温度更为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重力自流式结构,高温煅后焦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动;利用传热管回收高温煅后石油焦显热,以饱和水与高温煅后石油焦间直接换热,产生饱和蒸汽,可用于发电。
由于煅后焦的流速较小,煅后焦虽然是固体颗粒但对传热管金属壁的磨损极小,只需采用普通碳钢材质即可,使蒸发器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高温煅后石油焦高品位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1错排蒸发器内煅后焦温度分布云图;
图3-2错排蒸发器内煅后焦的温度分布图;
图3-3顺排蒸发器内煅后焦温度分布云图;
图3-4顺排蒸发器内煅后焦的温度分布图;
图3-5流速对出煅后焦口温度的影响图;
图3-6流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图;
图3-7流速对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4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垢功能的硬水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倾斜式六氟化铀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