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城市管廊空气对建筑环境进行调节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32146.3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9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林;仲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044;F24F3/06;F24F7/06;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地表 建筑环境 综合管廊 抽风室 热交换 抽风 本实用新型 低品位热源 空气源热泵 城市地表 抽风通道 地表气温 地下管廊 基建费用 空气调节 空气降温 楼宇建筑 绿色环保 室内安装 送风总管 抽风机 抽取管 地道风 风机 直立 加热 连通 通风 地道 供热 节能 修建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城市管廊空气对建筑环境进行调节的装置,包括楼宇建筑、设置于地表下的抽风室、城市地表下的综合管廊、设置在地表上的直立送风总管;在抽风室内安装抽风机,抽风室通过地表下的抽风通道连通综合管廊;利用地下管廊对空气降温或加热,使管廊内空气温度夏季低于地表气温,冬季温度高于地表气度。再采用风机直接抽取管廊空气,或利用管廊空气与进行热交换,或将管廊空气作为空气源热泵低品位热源三种方式对建筑进行供热、通风及空气调节,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本装置绿色环保,且直接利用城市已建管廊,节省了以往利用地道风需要专门修建地道的基建费用,节省初期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空气在建筑暖通空调方面的利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城市管廊空气对建筑(热)环境进行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利用地道风降温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基于地层对自然的冷、热能量的储存作用,利用地道冷却或加热空气,使地道内空气温度夏季低于地表气温,冬季高于地表温度。由通风系统将地道空气送至地面,调节室内热环境的一种节能技术。对于地道风的换热规律,热交换计算,影响降温的各类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地道风对建筑室内环境调节效果明显,节省了一定的建筑能耗。
但地道风需要有人防工程,包括山洞、防空洞、隧道,或者专门修建地道作为空气冷却的通道,较多的受到环境限制。并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地下岩层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各类放射性物质,如氡。这使传统的地道降温在通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达到现阶段建筑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使用逐渐减少。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并同步配套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设施的隧道空间。
根据《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建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应实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将“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4年后,地下综合管廊政策密集出台并从技术、建设、融资等方面不断规范和完善,要求城市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如果按照地下管廊建设完备的国家与地区人均管廊公里数0.2公里/万人估计,当我国具备完善的地下管廊系统时,管廊总长度约在2.67万公里左右。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综合管廊断面形式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并规定标准断面内部净高不宜小于2.4米,断面净宽需按照管道、配件及设备运输的要求确定。现对我国管廊内部净空总体积估算如下:根据《规范》,按两侧布管,管径、管道净距,检修通道取折中值,估算管廊断面净面积约11平米,除去管道占空面积,断面的净空面积约7.8平米。则保守估算全国管廊内部净空总体积约达2.08亿立方米,这部分体积即为一次性可加热或冷却的空气总量。
综合管廊采用地下埋置,底部距离地面平均深度超过5米,有的达到8米甚至更深。其顶部距离地面2—3米,属于浅埋构筑物,热特性类似于地道。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周围土壤可以持续的与管廊内的新进空气进行热交换,不断为建筑提供所需的冷、热空气。由此可见,我国管廊可以为建筑提供的冷、热量是巨大的,如果有效加以利用,前景可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城市管廊空气对建筑环境进行调节的装置。利用综合管廊对楼宇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城市管廊空气对建筑环境进行调节的装置,包括楼宇建筑6、设置于地表下的抽风室3、城市地表下的综合管廊1、设置在地表上的直立送风总管4;
在抽风室3内安装抽风机,抽风室3通过地表下的抽风通道2连通综合管廊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2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