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9823.6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8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武;李怀奇;曹祚省;闫会玲;曹延亮;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8;E02D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桩 预应力管桩 组合桩 连接端头 支护形式 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临时支护 预制装配式 工程造价 技术效果 交替连接 连接螺栓 传统的 预制的 栓接 混凝土 养护 回收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结构,由至少一个钢管桩和至少一个预应力管桩交替连接成为一个组合桩结构,其中钢管桩的两个端面分别焊有钢管桩连接端头,预制的预应力管桩在两端也分别留有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通过连接螺栓可将钢管桩连接端头和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栓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护结构不仅满足永久、临时支护要求,而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形式属于预制装配式的支护形式,比传统的支护形式施工速度快,取消了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大大节省了工期;2、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形式作为临时支护结束后,可以回收上半部分的钢管桩,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支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不断涌,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开辟对于深基坑的支护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城市繁华地带的深基坑支护更需要有超新的支护技术作为支持。目前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普遍使用: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重力式水泥土挡墙、土钉墙等。虽然上述的支护技术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下几点:(1)按照传统支护技术进行施工会有施工周期长,造价昂贵的缺点;(2) 属于在地下开辟空间作业,支护结构的整体质量不易把控(例如:地连墙接头部位的混凝土强度低,可能造成变形过大,出现漏水现象);(3)装配式支护技术发展较缓慢,而且结构形式单一、工艺不成熟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结构,是把预制的预应力管桩与钢管桩用螺栓连接在一起,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结构质量易把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结构,由至少一个钢管桩和至少一个预应力管桩交替连接成为一个组合桩结构,其中钢管桩的两个端面分别焊有钢管桩连接端头,预制的预应力管桩在两端也分别留有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通过连接螺栓可将钢管桩连接端头和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栓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钢管桩连接端头和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结构相同,具体结构为:整体呈套环形状,一端作为钢管衬环用于插接到钢管桩或预应力管桩内部,另一端设有法兰环,法兰环上沿周向制有螺栓孔。
优选地,法兰环上一体连接有由加强肋板和圆环状加强筋构成的加强结构,其中圆环状加强筋与法兰环同心设置,采用若干个加强肋板等距离竖直连接在圆环状加强筋与法兰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护结构不仅满足永久、临时支护要求,而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形式属于预制装配式的支护形式,比传统的支护形式施工速度快,取消了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大大节省了工期;2、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形式作为临时支护结束后,可以回收上半部分的钢管桩,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桩连接端头或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桩连接端头或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的平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预应力管桩和钢管桩组合桩支护结构,由一个钢管桩1和一个预应力管桩4交替连接成为一个组合桩结构,其中钢管桩1的两个端面分别焊有钢管桩连接端头2,预制的预应力管桩4在两端也分别留有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3,通过连接螺栓5可将钢管桩连接端头2和预应力管桩连接端头3栓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9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