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5442.0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余剑峰;王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连动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环 栅条 端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 金属簧片 电流承载能力 方向延伸 同轴设置 相对设置 周向间隔 自由端 布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端子结构,该端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至少两金属簧片,所述金属簧片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环、及自任一固定环朝另一固定环方向延伸的多个栅条,每一栅条远离所对应固定环的一端形成自由端;多个所述栅条沿所在固定环的周向间隔布设,且任一固定环上的多个栅条对应安装于另一固定环的多个栅条之间的间隙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提高端子结构的电流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端子结构的金属簧片、扭簧插孔或转簧插孔所采用的制作工艺均为冲压成型工艺,此种工艺局限于工艺特性,每个落孔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料厚才能成型,而冲掉的孔较宽,这就会直接造成插孔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造成电流密度较大,不利于插孔承载更大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端子结构,旨在提升端子结构的电流承载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端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至少两金属簧片,所述金属簧片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环、及自任一固定环朝另一固定环方向延伸的多个栅条,每一栅条远离所对应固定环的一端形成自由端;
多个所述栅条沿所在固定环的周向间隔布设,且任一固定环上的多个栅条对应安装于另一固定环的多个栅条之间的间隙内。
可选地,任意两相邻金属簧片通过相互靠近的两所述固定环相连。
可选地,每一所述栅条沿所在固定环的轴向呈直线延伸;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沿所在固定环的轴向呈倾斜延伸;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向内弯曲设置;或者,
每一所述栅条整体呈向内弯曲设置,且所述栅条的中间部位呈外突设置;或者每一所述栅条上设有凸点、凸台、凹点以及凹坑中的一者或多者。
可选地,所述端子结构还包括接线外壳,所述接线外壳具有一接线孔,所述接线孔自所述接线外壳一端的端面朝另一端延伸,各所述金属簧片同轴设于所述接线孔内。
可选地,所述接线外壳包括筒形壳体、及与所述筒形壳体的开口周缘相连的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开口与所述筒形壳体的开口共同形成所述接线孔;
所述环形安装部具有弹性,在所述接线孔孔深的反方向上,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开口呈渐缩设置,以限制最外侧的所述金属簧片脱出。
可选地,所述接线外壳包括筒形壳体和环形盖体,所述筒形壳体的开口形成所述接线孔,所述环形盖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接线孔的始端,以限制最外侧的所述金属簧片脱出。
可选地,所述环形盖体包括第一环形安装板、及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外周缘相接的第一围板,所述接线孔始端的内侧面沿周向凹设有第一环形槽;
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一环形槽适配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的内周缘处与最外侧的金属簧片抵接。
可选地,所述环形盖体包括第二环形安装板、及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外周缘相接的第二围板,所述接线孔始端的外侧面沿周向凹设有第二环形槽;
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二环形槽适配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的内周缘处与最外侧的金属簧片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围板的自由端设有弹扣,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与所述弹扣适配的扣槽;
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的内周缘沿所述接线孔的孔深方向延伸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与所述接线孔始端的内侧面之间限制出一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供最外侧的金属簧片卡接。
可选地,所述接线孔末端的内侧面凸设有止挡凸台,所述止挡凸台用以抵挡最内侧的金属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连动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拉利线簧端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连动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5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