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合一热敷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23930.8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紫君;金金;王燕飞;周佳红;王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33217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置袋 热敷 中药 本实用新型 热敷包 三合一 中药包 把手 连接部件 左右两侧 关节部 肩颈部 腰腹部 拉链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合一热敷包,包括中药容置袋和中药包,中药包设置在中药容置袋内,中药容置袋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把手,两个把手上设有能够连接两个把手的连接部件,中药容置袋的前后两侧设有能够单独开合并能够相互连接的拉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用于腰腹部热敷、肩颈部热敷和关节部热敷的三合一热敷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一热敷包。
背景技术
对于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患者而言,热敷可松弛僵硬的肌肉、改善患病区域的血流、促进组织修复、以及产生放松的感觉。对皮肤进行热敷过去一直用于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用于治疗某些炎症。
热敷包通常用于腰腹部的热敷、肩颈部的热敷和关节部的热敷,由于腰腹部、肩颈部和关节部的表面形状不同,需要对应不同形状的热敷包。为了方便各部位的热敷,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用于腰腹部热敷、肩颈部热敷和关节部热敷的三合一热敷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腰腹部热敷、肩颈部热敷和关节部热敷的三合一热敷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合一热敷包,包括中药容置袋和中药包,所述中药包设置在所述中药容置袋内,所述中药容置袋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把手,两个把手上设有能够连接两个把手的连接部件,所述中药容置袋的前后两侧设有能够单独开合并能够相互连接的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魔术贴,每个把手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条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拉链,所述拉链分别设置在两个把手的左端和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卡扣,所述卡扣和所述把手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包设有若干个,所述中药包呈长条形。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容置袋包括设置在外层的贴敷面层和内层的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贴敷面层为棉质层,所述保温层为海绵层。
进一步的,所述贴敷面层有两层,两层贴敷面层之间固定设有若干磁石。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上设有和所述磁石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磁石嵌入所述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前先将中药包放置于微波炉中加热,然后放置于中药容置袋内。将中药容置袋前后两侧拉链拉至闭合后,将热敷包摊平,握住两侧把手,用于腰腹部的热敷;或者连接中药容置袋前后两侧拉链,使热敷包呈筒状,用于肩颈部的热敷;或者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左右两侧的把手,握住连接在一起的把手,用于关节部的热敷。
2、连接部件可以是魔术贴、拉链或者卡扣,能够快速、方便地连接左右两侧的把手,便于关节部的热敷。
3、连接中药容置袋前后两侧拉链以热敷肩颈部时,如果中药容置袋内放置的是一整个方形的中药包,中药容置袋卷曲后内部的中药包不能够完全卷曲,会影响热敷效果,给患者的带来较差的热敷体验。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个长条形的中药包,随热敷包的变形而排列呈筒状,使中药容置袋内的中药分布更加均匀,热敷效果好。
4、为了保证较长时间的热敷,往往在中药包加热完成后立刻进行热敷,但立刻进行热敷又会由于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病人患处,造成二次伤害。且热敷包在热敷10分钟左右后温度就变得很低,导致热敷效果失效,尤其在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热敷包温度下降更加明显。因此,将中药容置袋的外层设置为贴敷面层,在中药容置袋的内层设置保温层,有效解决传统的中药热敷所存在的无法保温导致热敷包温度下降迅速、热敷持续效果差,以及过高温度的热敷包容易烫伤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5、贴敷面层设置为棉质层,保温层设置为海绵层能够提高患者的热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未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3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